-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泰州市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考前预测试题
泰州中公教育: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6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疑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在2013年十一黄金周里,全国各地旅游景点人潮汹涌,但与景区人气爆棚相比,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文化场馆则备受冷落。据统计,国庆期间,B市市公共图书馆累计流通近10万人次。乍一看,绝对数字并不低,但长假8天,平均每天不过1万多人走进图书馆,对B市这样一个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型城市而言,还是太少了。
其实,不只是节假日,就是平时,公共文化场馆的利用率也不容乐观。B市市社科院日前出版的《2012B市文化蓝皮书》显示,近九成人每年光顾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不足5次。广东、上海、长沙等地所做的类似调查也显示,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普遍偏低。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经全面免费开放的今天,“无障碍”、“零门槛”为什么没能使公共文化设施顾客盈门,的确值得思索。
许多人即便有了时间也想不起到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走一走、看一看。毛泽东曾说,旧中国的一大特征就是“一穷二白”。所谓“穷”,指的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不够富裕;所谓“白”指的是文化落后,国民素质低。应该看到,经过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奋斗,“一穷二白”的帽子早被中国扔到太平洋里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今天中国人均收入已超5000美元,但在许多国人心目中仍然没有把文化作为改进生活方式、提高自身素养的必需品。仅以公共图书馆图书证的拥有率而言,美国国民拥有公共图书馆图书证的比例是67%,英国约为70%。而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数仅为582万人,占全国总人数的0.47%。如果说以前图书馆办证收费阻挡了一部分读者进入,但现在全面免费开放了,这一比例仍然没有大幅提高。
国际上有种说法,认为人均收入如果超过某一界限,文化消费就会蓬勃兴起。其实,这种观点只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不是什么客观规律,不是一定就会发生的。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养成文化享受和文化消费的习惯,即便有了钱,也不一定就会去读书、欣赏艺术。“文化味儿”不是有了钱就会有的。
尽管免费开放消除了公众进入的门槛,但因宣传不够,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去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不用花钱。据B市市调查,竟有一半公众不知道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是做什么用的,更别提自己能从上述公共文化机构里获得什么。在英国,婴儿出生后,当地图书馆就会给尚在襁褓中的他寄去读者证。
2.如果不是经人指点,很难发现这个“隐秘”在盘龙区某小区内的图书阅览室。下午3点,阅览室大门紧锁,几个老人正坐在门前闲聊,他们说,阅览室偶尔会开门,但很少有人进去。一个老人说:“柜子上都落灰了,没人去,也没人管。”走访了几个老小区,大部分都关着门,有的说是管理员有事不在,有的说正在装修,有开着门的,却发现里面没人看书,倒是有几个老人家在打牌。
据某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社区的图书室建于2004年前后,与他们同时建设的还有一大批图书室。当时,是由昆明市民政局、市文化局牵头,在全市社区建成219个社区图书室,并为每个社区图书室配置2600元的新书,地方财政拨给2000元的建设经费。而后期,图书馆基本靠单位和个人捐赠来补充书籍,工作人员也都是社区征集的志愿者。
“我知道社区有图书室,但从来没去过,听说不怎么开,我宁愿坐车去市图书馆看书。”一位大爷说,家里订着报纸,很多新闻在家里就可以看了,而想看的书社区图书室里都找不到,而且又不常开门,社区里的居民都不怎么去。
家住北市区的杨女士也谈到,尽管小区内有图书室,但是去的人很少。里面的书不仅破旧,而且很少有更新,别说年轻人不愿去,连小孩也不怎么感兴趣。
李阿姨算得上是社区图书室的“常客”,经常会带着小孙女去看书,她认为,比起打麻将,看书对老人孩子都更有用,但她同样也觉得社区图书室能看的书太少了。“社区里的书好久没有换新的了,感兴趣的基本都看了。尤其是小孩子的书,基本都跟不上。”李阿姨说,现在小孙女更喜欢去大的图书馆看书。她认为,其实社区图书室对于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可以说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很受欢迎,但是因为其藏书更新缓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
3.2014年4月,记者调查了B市小学生的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