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第一章 分离膜和膜分离过程
第一章 分离膜和膜分离过程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分离膜和膜分离 各种分离法及适用范围 ① 膜中分布微细孔穴,不同孔穴选择性渗透 ② 膜中存在电荷,吸附、排斥产生选择性渗透 ③ 被分离物在膜中的溶解、扩散作用产生选择渗透性 五、膜分离的应用领域 六、国内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 第二节 分离膜的种类 一、高分子膜 第三节 分离膜的制备 溶剂蒸发凝胶法(目前CA膜使用最多) 吸入蒸气凝胶法 控制蒸发凝胶法 分离膜的制备 均质对称膜 非对称膜——相转移法 复合膜 无机膜 液膜的制备 第四节 膜的分离特性 本章习题 相转化膜制备过程: 相转化是一种以某种控制方式使聚合物从液态转变为固体的过程,这种过程通常是由一个均相液态转变成两个液态而引发。通过控制相转化的初始阶段,可以控制膜的形态。 1)配制具有适当的均相聚合物溶液; 2)将聚合物溶液流涎成薄膜; 3)蒸发部分溶剂; 4)聚合物凝胶(沉淀); 5)热处理。 在沉淀过程中形成液膜的聚合物溶液分为两相,富聚合物的固相形成膜的皮层,富溶液的液相形成膜孔。 根据沉淀方式,又分为热凝胶法和非溶剂凝胶法。 热凝胶法 适合于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较大的铸膜液体系。 非溶剂凝胶法 适用于聚合物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而且能在室温或低温溶解的情况。 1. 热凝胶法 将加热配制的均相制膜液流涎成膜后,然后冷却,液膜发生沉淀、分相,温度进一步降低,沉淀分相进一步进行。 孔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制膜液的初始组成, 孔的大小分布基本取决于冷却速度,通常快速冷却得到的较小孔径的膜。 聚合物、溶剂与非溶剂的配伍关系 2. 非溶剂凝胶法 非溶剂又称凝胶剂,指对膜材料不溶而对溶剂能互溶的溶剂。 非溶剂凝胶法又分为溶剂蒸发凝胶法、吸入蒸气凝胶法、控制蒸发凝胶法、浸渍凝胶法 浸渍凝胶法(L-S法) 最常用有机高分子膜制备方法,将聚合物溶液刮涂在适当的支撑体上,浸入含非溶剂的凝固浴中,溶剂/非溶剂的交换导致沉淀,得到膜的结构由传质和相分离两者共同决定。 聚合物 溶剂 铸膜液 压滤、脱泡 非对称多孔膜 非溶剂凝胶浴中溶剂与非溶剂交换 成膜 成孔剂 聚合物 溶剂 铸膜液 压滤、脱泡 刮涂在支撑体上 溶剂在惰性环境中蒸发 成膜 聚合物 溶剂 铸膜液 压滤、脱泡 多孔膜 被溶剂饱和的非溶剂环境中进行非溶剂向膜中扩散 成膜 聚合物 混合溶剂 铸膜液 压滤、脱泡 多孔膜 控制溶剂蒸发速度 成膜 三、复合膜制备工艺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皮层和多孔亚层;另一种是由不同的聚合物材料构成皮层和亚层。 层压、浸涂、喷涂、旋转涂敷;界面聚合、原位聚合、离子聚合、接枝等。 界面聚合 将支撑体浸入含有活泼单体或预聚物水溶液中,然后将此膜浸入另一个含有另一种活泼单体的与水不溶的溶剂中,则两种单体或预聚物在两相界面处发生反应,形成皮层。 浸涂法 将不对称膜浸入含有聚合物、预聚物或单体的涂膜液中,然后取出支撑体,一薄层溶液附着其上,加热使溶剂蒸发并发生交联,从而使皮层固定在亚层上。 四、无机膜制备工艺 致密均质膜—— 微孔均质膜—— 拉伸法、烧结法核刻蚀、溶出法 溶液浇铸法、挤压法 溶剂蒸发凝胶法、蒸气相凝胶法、热凝胶法、控制蒸发凝胶法、浸渍凝胶法 浸涂、喷涂、旋转涂覆、界面聚合、原位聚合、等离子聚合、接枝 烧结法、溶胶-凝胶法、刻蚀法、高温分解法、沉积法 面 (a)油包水型液膜 (b)水包油型液膜 1. 膜的分离透过性能:分离效率和渗透通量 脱除率或截留率 Rα = 1-cp/cb (cb原液浓度,cp透过液浓度) 分离系数或分离因子(α) 渗透通量——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膜上透过的溶液量,JV = V/At ※ 孔径是决定膜的分离透过性能的 主要因素 * * * 分离膜和膜分离 分离膜的种类 分离膜的制备 膜的分离特性 分离膜广义上指分隔两相界面,并以特定的形式限制和传递各种化学物质,有选择性的膜。 膜分离是指借助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对混合物中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一、定义 二、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分离技术区别 机械分离过程 颗粒大小不同,如筛分和过滤; 重力和离心分离 物体密度不同,如重力沉降、旋风分离等; 平衡分离过程 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时不同相态(气液、气固、液固)中浓度不同,如蒸馏、萃取、结晶、吸附、吸收等 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物质分子在外力作用下迁移速率不同, 如膜分离和电泳; ※ 膜材料能够选择渗透的原因 三、膜分离过程的特点 多数无相变,对能量要求低; 分离条件较温和,适合于热敏性物质分离; 操作方便、结构紧凑、维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未来之星”选拔活动试卷(四、五年级).pdf VIP
- 鲁科版高中化学目录.pdf VIP
- 金融英语翻译 Chapter 15 应收款项.pptx VIP
- 烟草法律知识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三年级上册 劳动教案.pdf VIP
- DB12T 775-2018 防雷装置检测业务规范.docx VIP
- 专题2.6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几何动态问题(专项训练).pdf VIP
- 觉醒年代人物小传800字.doc VIP
- [通力KONE电梯资料]CTP-07.30.S2A_安全钳.pdf VIP
- 【名校课堂】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第1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