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材料题
济南一模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古希腊城邦时代起,欧亚的滨海贸易就已经展开。……但在公元2世纪前,中国与罗马没有直接的贸易关系。据《后汉书》记载,大秦“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当时的东西方贸易主要通过中国的河西走廊,经过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到中亚、西亚,一直到罗马。这条商路3世纪初中断后,东西方贸易主要靠海路。4—5世纪,由于日耳曼人对西罗马帝国的侵扰和中国的割据和混战,东西方贸易因此受到严重影响。552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宣布丝绸由帝国官营。之后,东西方贸易又趋于繁荣,中国向西方输出的商品除了丝绸还有大量瓷器,大量黄金从西方向东方流动。11—13世纪,十字军东征把西欧也卷入东西方贸易中来,地中海城市国家大发战争财,商品经济开始快速发展。而在东方,蒙古人建立的大帝国,保障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更加安全,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迫使欧洲开始寻求到东方的新商路。? ???????????? ——摘编自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1840年以前,中国贸易是在独立自主的条件下展开,很长时闽内都是以中因为主导的,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在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在19世纪大多敷的年头里,占据进出口贸易货值绝对多数的,出口是茶叶,进口则是鸦片,这两种商品深刻影响了19世纪的中国,并使中国深深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旋涡。19世纪晚期,中国的茶叶出口逐渐出现危机,尤其是印度、锡兰产的茶叶逐步在英国市场上战胜了中国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印度、锡兰茶叶生产模式的优越性所致:大种植因和机器加工的生产方式,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保证了质量。
——摘编自黄敬斌《19世纪中西贸易的关键情节》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西贸易的特点、影响因素。(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19世纪的中西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由此你能得出什么启示?(10分)
?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材料?
? 材料 甲 ??? “子为政,焉用杀?于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乏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乙 ??? “孔夫子不徼爱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 丙 ???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都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毛泽东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研究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对原材料的阐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
?
?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十九世纪中叶前,清政府的财政基本上承袭了唐宋元明以降大一统的“王朝财政”架构。太平天国起事后,各省当局军费支出庞大。庚子以后,面对筹款的压力和各省财政紊乱的局面,传统开源节流的做法难以显效。……宣统元年开始,度支部督责各省清查财政,并在此基础上试办西式预算。自宣统三年上半年起,实行按国家收支分类编制法,“入款则以田赋、盐务等为纲,出款则以外交、民政、财政、军政等为纲,眉目厘然,渐合绳尺。”与此同时,特别预算制度、预备金制度等预算制度也已经建立起来。
?? 早期移植西式预算制度实践,均系解决财政困境的一种权宜之计。与欧洲诸国相比,这些“预算制度”尚停留在雏形阶段。这些新举措尚不能充分发挥理财新制的成效。
? ??——摘编自刘增合《财与政:清季财政改制研究》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晚清财政改革的背景。(6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财政改革。(9分)
广州梅州市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人口估算
年份(公元) 总人口数(万人) 1 23,000 1000 30,500 1400 35,000 1650 55,000 材料二? “高宗(乾隆皇帝)谕内阁曰:‘……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