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房清供.docx
文房清供(清代康熙)清代,文房的所备之物已一应俱全,文房清供的审美理念,工艺技巧更臻完善,并达到了鼎盛。文玩的流行、繁荣与跃升,除了文人的潜心追求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康雍乾三朝皇帝的爱好与推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三朝帝王皆具学养,雅好艺术,并鼓励甚至亲自指导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故此时的文房清供以宫廷制作的为最大宗。皇家作坊—造办处,物质力量雄厚,设备完善,并征召各地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入职内廷,再加上各地官员的贡品,是紫禁城成为文房用具精品的荟萃之地。御制文房用具的材质,制作工艺,装饰技巧,构筑成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煌煌殿堂—康熙朝的器形延续晚明制式,或雄浑古朴或优雅柔媚;雍正朝的清新飘逸,雅致脱俗;乾隆朝的则繁华绚丽、雍容华美,均体现了祥和安宁的盛世特征。康雍乾三帝也将文房清供作为治世教化的道具。将文房的制作工艺和玩赏鉴藏的风气推向了顶峰。1、清代内廷文房清供的制作及其种类特点清代康熙时期,内廷作坊林立,招募各地贤能艺匠,专门承做内廷室内陈设器具。文房清供的制作业极为讲究,皇帝所居之处,斋堂轩室,书房须有大量的清供陈设。据记载,清代皇帝根据个人喜好,都增设和更换过各处陈设。特别是在乾隆时期,宫廷文化生活极为丰富,制作有大量的陈设器具并传于后世。康雍时期文房清供的种类特点清康熙时期,文房清供器具种类丰富,主要表现在各种-瓷质文房器具的制作呈现繁荣景象,其形制、釉色多种多样,如墨彩、粉彩、清花、单色釉、豇豆红釉、冬青釉、粉白釉、粉青釉、珊瑚釉等均有制品。墨彩为釉上彩,也烧成于康熙时期,其墨彩竹枝臂搁、墨彩笔筒等均为代表制品;又如最名贵的白釉团龙纹太白尊式水丞,造型为直径小口,圆腹,平足,底部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款,极为少见。另外,还有粉白釉水丞制品,康熙时期的冬青釉龙纹文具盒,以调色为主要用途,也都是康熙时期特有的精品。画珐琅清供制品更为典雅,如康熙御制画珐琅莲瓣式水丞,巧作盛开的莲花,花瓣朵朵鲜艳,铜镀金口沿,并附铜镀金水勺。底部有青花楷体“康熙御制”方印款。水盛铜胎厚重,以小巧精美取胜。另外还有康熙时期处理朝政专门制作的铜镀金掐丝珐琅匣暖砚,为内廷特制御用品。这一时期,民间流行的紫砂器具也进入宫廷。清代初期,紫砂制品提炼精纯,沙泥细腻,烧制技术更为成熟。清代康熙、雍正时期极为流行,始有贡品。内廷所制紫砂笔筒,造型出新,不拘一式,有圆形,方形,竹节形等多种,并堆塑、施彩描绘,或水墨写意,或山水人物,意境深远。还有刻花水丞、笔洗、臂搁、秋叶笔掭、白果砚滴、双桃水注等,均为出奇制胜之品。1、墨彩竹枝图笔筒清康熙 高 14.2厘米/口径18.4厘米/足径18厘米/清宫旧藏 笔筒直口,筒形身,璧形底。器外壁一面绘墨竹两枝,透过茂盛的竹叶隐约可见嫩枝新发,生机勃勃。竹枝于黑彩外又润以绿彩和赭石色少许,风格苍劲潇洒。另一面题行书诗句:“终获万龙化,曾留彩凤吟”,末有红彩阳文篆书“西”“园”联珠方印。底施釉,无款。 清康熙朝官窑瓷器的装饰画面有许多出自当时名画师的手笔。此笔筒所绘的簇簇墨竹清秀挺拔,瘦劲有力,深浅相宜,富于层次感,有如画在白纸上的国画一般生动细腻,绝非一般工匠所能为。加之墨彩黑亮如漆,光滑浓艳,与纯白的底釉构成强烈的色彩对比,赋予此笔筒不同凡俗的审美意趣。此墨彩笔筒将诗、书、画、印结合于一体,为康熙朝五彩瓷文具中的精品。墨彩于清康熙中期始见,并成为传统品种,延续至清末和民国时期。、2、清康熙匏制八方笔筒 清代康熙[/url 清宫旧藏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高:15.5cm,径:11.5cm。 笔筒以八棱柱分隔为八方形,口微内敛,造型朴素清雅。筒身八面刻阳文楷书唐诗一首: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此为唐代诗人/view/76512.htm储光羲的《咏山泉》诗,表达了作者隐逸自娱的情怀。器底字迹模糊不清,隐约可辨“康熙赏玩”款识。3、天蓝釉笔洗 清 康熙(1662—1722年)高46厘米 口径8.5厘米 腹径11.65厘米 口内敛,薄唇圆边,扁圆腹,底内凹平坦,滚圆圈足。胎体细硬似玉,造型规整,精巧秀逸。内外施天蓝釉,釉色淡雅,釉面洁净光润,足边无釉。底有青花双圈竖三行“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此笔洗小巧精湛,天蓝釉的釉色好似万里晴空。这是康熙时期官窑中天蓝釉文具的代表作。4、豇豆红油笔洗清康熙/高7.5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2.8厘米/清宫旧藏圆口内敛,扁弧壁,圈足。通体施豇豆红釉。此为康熙晚期出现的红釉品种,因酷似豇豆的红色,故名,其颜色在窑内不易掌控均匀,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色苔点,称“美人醉”或“美人霁”,为还原气氛不均匀部分氧化所致。后人形容其釉色“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