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仁者爱人》ppt课件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此章记述孔子参加丧礼时的哀痛之心。 ——恻隐之心 【评析】 可见孔子的慈悲之心、仁者之心。对别人悲伤的感同身受,是一个人崇高人格的组成元素之一。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仁厚之心 【评析】 对待弱势群体,孔子是尊敬、照顾、爱护。这就是“仁”在日常举止中的体现,也是“礼”的体现。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本章叙述孔子以诚敬的心情对待三种人。 【评析】 仁者内心一片仁慈,行为一派恭敬。同时也说明: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仁者的做派和气质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本章记孔子具有仁人之心。 一、用渔竿钓鱼而不用带有很多钩子的大绳获取,用带有生丝的箭去射鸟,而不用罗网去捕获,有不贪求、不多杀生的意思。 二、在射鸟的时候,不射杀正在鸟巢中的鸟,因为白天鸟在巢中,一般是正在孵卵或者哺育幼雏,大鸟被射死则幼雏也难以存活,其中有怜惜生命的含义。 1.问人:重人不重财 2.于有丧者侧:尊崇礼 3导盲:无微不至的关心 4.见齐衰者……必趋 :恻隐之心 5.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仁爱之心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与:通欤 语气词 死:殉难 相:辅助 霸:称霸 匡:正 微:没有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本应为君王自杀殉节 ,以死尽忠,也就是“为君而死”,这样才符合道义,符合仁德。 二、孔子认为管仲为仁的理由。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孔子提倡殉道,而不提倡殉君。管仲不为君死,而能援救天下更多的人,相对于抛弃天下众人而死于君王一人来说,更接近道义、仁德。 一子贡认为管仲非仁的理由: ——大信与小信,大节与小节 【评析】 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有经世济民之才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 从孔子评价管仲这个特殊人物,谈对仁的看法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孔子评价管仲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要求他拘于小节小信,而肯定了他的大节大信;从孔子对“仁”的观点可以看出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具体人物具体分析,所以我们看待人、事,也不宜用统一的标准衡量,要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对待。 仁——儒家价值体系 “仁”延伸到父母——孝 ???? “仁”延伸到兄弟——悌 ??? “仁”延伸到子女——慈 ??? “仁”延伸到夫妻——义 ??? “仁”延伸到朋友——信 ??? “仁”延伸到国家——忠 ??? “仁”延伸到人类——仁民 ??? “仁”延伸到自然——爱物 ? 孔子的仁爱观 “仁者爱人”,即关心和爱护他人。这个“人”包括官员和百姓,富人和穷人,健全人和残疾人等所有人。子夏具体化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孔子的仁爱观是中国古代的人道理论。 孔子的仁爱,不仅“爱人”,而且“爱物”,推广到天地万物。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孔子的仁爱主要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的是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行,它以身体力行为基本。实践仁爱的途径、做法是“忠恕”, 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儒家的“仁爱观”,倡导“仁者爱人”理念,启迪人们树立“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情怀,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去关心人、爱护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给(jǐ)予 毛坯(pī) 强劲(jìng) 人心惶(huáng)惶 B.山崖(yá) 霎(s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