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14讲 经济生活7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易》14讲 经济生活70

周 易 文 化 刘 韵 冀 《周易文化》 (共17讲) 周 易 文 化 周易文化与经济生活 第 14 讲 周易文化与经济生活 第一节 《周易》中丰富的经济思想 第二节 周易文化与管理科学 第三节 周易文化与商业经营 该讲的重点 第一节《周易》中丰富的经济思想 一、古代民生经济的全扫描 二、周易经济思想中有价值的观点 一、古代民生经济的全扫描 1、卦爻辞中的真实记录 2、《周易》所涉及的经济民生领域 1、卦爻辞中的真实记录 古代民生的百科全书 先谈《易经》。它广泛反映了殷周时代的社会生活。《易经》六十四卦卦爻辞中,涉及商业内容占到三分之一。如有描述外出经商的情景,“君子有攸往,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憧憧往来”表现了贸易的繁荣场面。可见,殷周时代交易己很频繁。《诗经·商颂》中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反映了商都的繁盛,由此引得“四方来集,远乡皆至”。《史记·货殖列传》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殷周多是行商,才有“大车以载”“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易经》有对货币的描述,如“得朋,丧朋”,“朋来”“朋从尔思”。朋,当时的货币单位。据王国维考证:“古贝五枚为系,二系为朋”,也就是十个贝为一朋。《易经》中“损卦”和“益卦”中都说到“十朋之龟”,意为价值很高的龟。 《易经》其他地方谈到“怀其资”,“旅于处得其资斧” “巽在床头,丧其资斧”“亿丧贝”等,这里的“资斧”“贝”都是古时对货币的描述。郭沫若依此分析道:殷周时代在金属货币出现前,资贝(即海贝)为货币。这已经为考古所证实。 《易经》中多次叙述到贩奴之事,“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 “旅焚其次,丧其童仆”,“利有攸往,得臣无家”,“利出否,得妾以其子”,可见当时社会买卖奴隶,包括贩卖妇女、儿童是较普遍的现象。《易经》中还有描述从事商业活动时遭受损失,甚至被打劫的言辞,“负且乘,致寇至”,意思是肩负车载较多货物,招致盗匪来。“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其行次且,牵羊悔亡” “丧羊于易”,“丧牛于易”,透露出交易中遭人偷窃受损失的情况。 再谈《易传》。 《易传》的写作比《易经》晚了数百年,便有可能吸取时代的最新思维成果,在新的高度上对社会生活给予概括。事实正是如此。《易传》第一次对古经文进行了哲学的阐释,不但使古经文的思想凸现出来,而且使原本隐晦式的语言被明晰的、充满智慧的语言所扶持和阐明。 《易传》中涉及商业的言辞不但多而且有条理。如《系辞传》中谈到的神农时代“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反映出那时的交易有了时间和场所;《系辞传》中还谈到“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舟揖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都是对商旅的描述。《易传》中开始反映出周以后国家对商业的管理。西周时曾规定“处商必就市井”,《易传》中有“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反映出当时对交易场所和时间的限制;“重门击拆,以待暴客”表明对货物存放,防止遗失有了措施; “士大夫不杂于工商”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反映出西周奴隶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而商人的地位并不高的状况。 经济思想中较有特色的几个观点 《易传》已不止于仅对社会经济现象作直观的描述,而是提出了许多经济的和管理的思想。如它提出了“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这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接近的;它的“崇高莫大乎富贵”,有鼓励发展生产的倾向;它还指出:“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君子以振民育德”,“上以厚下安宅”,这些思想同春秋时管仲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思想是相似的。 《易传》主张“利者,义之和也”提出“义利和谐说”。在中国的思想史上,孔子虽有“见得思义” “见利思义”,提出“义然后取” 的思想,但先秦的儒家始终没能达到“义利统一”的高度。倒是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兼爱”思想中有“义利统一”的倾向。《易传》这个思想显然接近于墨家而疏于儒家。儒家到孟子时将“义利”绝对对立起来,使得儒家“非功利”的色彩浓重了起来。 《易传》中提出了一些经商的理念值得注意,如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劝导人们遵守公德,完善自身。它还提出了“诚信”理念,“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强调“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节而信之”,要求人们诚信节俭、不虚夸、不浮躁。《易传》中还提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告诉了人们先予后取的道理。它还提出“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体现出公平交易的思想。 2、《周易》所涉及的经济民生领域 二、周易经济思想中有价值的观点 1、关于发展经济的思想 2、关于新财富观 3、农工商三业并举的思想 4、薄赋和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