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印度与阿拉伯的数学(上).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史》印度与阿拉伯的数学(上)

数学史讲义 古代印度数学 印度数学繁荣于公元6世纪到12世纪之间,主要历史成就: (1)包括“零”在内的数码和十进位制记数法。 (2)运用正弦的三角计算。 (3)算术与代数 古代印度数学 印度-数码阿拉伯数码 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由印度人创造的. 关于0的发明 印度,0较早出现在巴克沙利手稿中,这是印度数学的一大发明. 最早的零用来表示记数法中的空位,而没有看作是一个独立的数.印度人起初也是用空位表示零,后记成点号,最后发展为圈号. 后来,印度人又把零作为一个独立的数。 摩诃毗罗说:“一个数乘以零得零,加上零、减去零或除以零这个数都不变.” 关于0的发明 婆什迦罗在《算法本源》指出:“被除数为3、除数为0,得商 ,这个分母为0的分数,称为无限大量。” 婆罗摩笈多在《婆罗摩笈多修正体系》中比较完整地叙述了零的运算法则:“负数减去零是负数;正数减去零是正数;零减去零什么也没有;零乘负数、正数或零都是零.” (二)婆罗摩笈多 婆罗摩笈多的两部天文著作《婆罗摩修正体系》(628)和《肯德卡迪亚格》(约665),都含有大量的数学内容,其代数成就十分可贵. 马哈维拉 马哈维拉是印度南部迈索尔人,耆那教教徒,曾在拉喜特拉库塔王朝(R11strak&ta)的宫廷里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约公元850年,他撰写了《计算方法纲要》(Ganitas1rasagraha)一书。该书在印度南部曾被广泛使用, 11世纪被译成泰卢固语。20世纪初,它被重新发现.1912年,在马德拉斯译为英文出版.《计算精华》是印度第一本初具现代形式的数学教科书,现今数学教材中的一些论题和结构在其中已可见到。 婆什迦罗《天文系统之冠》 著于1150年,分 “应用问题”、“代数”、“天球”和“行星数学”四篇。书中,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算术、代数和几何知识,反映了印度12世纪的记数法,记载了有关自然数、分数和负数的8种基本运算,收集了有关利息、商品交换、合金成分、土方、仓库容积、水利建设等各种与社会、经济活动有关的数学问题,给出了有关代数、几何、三角方面的一些成果。 关于印度的几何 婆罗摩笈多曾给出了一个求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婆罗摩笈多定理: 设圆内接四边形的各边依次是 ,其对角线为 则 关于印度的三角 把圆分成360度或21600分,改进托勒密把直径分为120等分,而且把半径120等分。用单位弧长度量半径,即      ,得 把半弦与全弦所对弧的一半相对应。 第11章为测量问题; 第12章是代数问题,包括不定方程; 第13章是一些组合问题. ●能够熟地使用诸如和差与半角等三角公式 ●能够认识并广泛使用无理数 《莉拉沃蒂》 * * 印度与阿拉伯数学 印度与阿拉伯数学 4.1 印度数学 1921—1922年间.印度河流域莫亨佐·达罗、哈拉帕等古代城市遗址的考古挖掘,揭示了一个悠久的文明,史称“哈拉帕文化”或“印度河流域文化”.这一文明的创造者是印度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 如果说希腊数学与其哲学密切相关,那么古代印度数学则更多地受到其宗教的影响.雅利安人建立的婆罗门教(公元4世纪后改革为印度教),以及稍后(公元前6世纪)兴起的佛教、耆那教等,形成了古代印度数学发展的浓厚的宗教氛围. 印度地图 印度地图 印度数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3个重要时期,首先是雅利安人入侵以前的达罗毗荼人时期(约公元前3000一前1400),史称河谷文化;随后是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0世纪一前3世纪);其次是悉檀多时期(5世纪一12世纪). 4.1.1古代《绳法经》 印度数学最早有可考文字记录的是吠陀时代,其数学材料混杂在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当中,年代很不确定.吠陀即梵文veda,原意为知识、光明。《吠陀》内容包括对诸神的颂歌、巫术的咒语和祭祀的法规等,这些材料最初由祭司们口头传诵,后来记录在棕榈叶或树皮上. 《吠陀》(梵文,意为知识、光明)是印度雅利安人的作品,成书于公元前15-前5世纪,历时1000年左右,婆罗门教的经典,其中的《绳法经》(前8-前2世纪)是《吠陀》中关于庙宇、祭坛的设计与测量的部分。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传扬佛教时期,佛教是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因父为释迦族,得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门徒称他为佛),包含几何、代数知识,如毕达哥拉斯定理、圆周率的近似值等。 吠陀时期(公元前10-前3世纪) 《吠陀》手稿 (毛里求斯,1980) 印度雅利安人的作品,《绳法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