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型穿梭油船的设计特点.doc
大型穿梭油船的设计特点
【摘 要】 以船级符号为基础,分析载质量为15.2万t的穿梭油船在船体结构、主推进系统、动力定位系统、艏装载系统、货油装卸系统、消防系统、船舶舒适度、一人桥楼以及防污染等方面与普通油船不同的设计特点,证明此穿梭油船的设计有其特殊性,并为未来穿梭油船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货油舱;艏装载系统;动力定位系统
穿梭油船取代深水海域的海底输油管路将原油从海上油田运输至原油码头。为了实现海上安全装载,相较于普通油船,穿梭油船还装备了艏装载系统、动力定位系统(DPS)和直升机甲板等一些特殊装置和系统。
近年来,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先后设计和建造了载质量为1.0万t和5.9万t的穿梭油船,目前正在设计和建造载质量15.2万t大型穿梭油船,是迄今国内建造的最大和最先进的穿梭油船。本文结合载质量为15.2万t穿梭油船的船级符号,简要分析其与普通油船的不同设计特点,以期为穿梭油船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1 穿梭油船概况
1.1 主要参数
此油船的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主要参数
1.2 船级符号
在建穿梭油船入级DNV船级社,其船级符号为:DNV 1A1,“Tanker for Oil ESP”,PLUS,CSR,E0,DYNPOS-AUTR,OPP-F,BOW LOADING,SPM,F-AMC,NAUT-AW,HELIDK-SH,T-MON,VCS-2,PSPC(B),BIS,BWM-T,CLEAN DESIGN,COMF V(3)C(3),CSA-FLS,CCO
1.3 适用的规范和规则
在建穿梭油船除与普通油船同样适用有关规范和规则以外,还适用特殊的规则和要求:CAP437;Marine Safety Criteria for Industry Vessels in Exxon Mobil Service;Basic Requirement for Dynamically Positioned Shuttle Tanker Issued by PETROBRAS;Guidelines for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Dynamic Positioned Vessels(IMAC M103);Statoil Minimum Technical and Operational Req. for Offshore Loading Shuttle Tankers。
1.4 总体布置
在建的载质量15.2万t的穿梭油船为双壳、单甲板、球首、球尾、尾机型油船,采用DPS-2级系统,艏部设置艏装载系统;货油舱甲板舯部设置直升机甲板,设计走桥连接上层建筑甲板和艏楼甲板;艏部和艉部安装多个侧推器和方位推;分别设计12个货油舱、2个污油水舱、12个压载舱,其中,艏尖舱和艉尖舱用作压载舱。
2 穿梭油船的设计特点
2.1 总体布置的设计特点
在建穿梭油船总体布置设计特点如下:
(1)艏部布置防撞舱壁,增加了货油舱舱容;
(2)艏尖舱和艉尖舱的舱容较小;
(3)舵机舱下方设置空舱,降低拱距,相应地降低结构强度要求;
(4)货油舱底部高度和双壳宽度满足货油意外漏油检测的要求;
(5)货油舱甲板设置直升机甲板,满足CAP 437、巴西水域以及挪威水域的要求;
(6)艏部设置艏装载系统。
2.2 船体结构的设计特点
在建穿梭油船具有DNV船级符号PLUS和CSA-FLS。PLUS主要涉及船体结构低周期强度疲劳分析,需要对船体结构进行舱段有限元分析,对型材穿越孔、人孔和减轻孔等建立有限元模型,单元大小为50 mm 50 mm。同时,针对船底、内底、舷侧和内壳的纵骨穿越孔、顶筋、补板及船底板和舷侧板与强框相交的部位、水平桁的趾端和跟部等部位进行疲劳强度分析。
CSA-FLS需要通过水动力分析手段以求得船体结构实际载荷,并将其应用于有限元模型上。对船体结构作全船有限元、舱段有限元和局部有限元疲劳分析,需要进行疲劳强度分析的部位有:货舱区纵骨在强框处的端部连接;货舱区船底、舷侧板和强框/加强筋的连接;折角处;结构不连续处;货油甲板开孔处(含管子通舱件)和支座。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甲板的剖面模数增加约30%,相应地空船重量增加较多,约1 000 t,因此对在建穿梭油船的空船重量控制构成巨大挑战。
2.3 主推进系统设计特点
在建穿梭油船的主机采用MAN 6S70ME-C8 Tier Ⅱ型号,其氮氧化合物(NOx)和硫氧化合物(SOx)的排放均满足DNV CLEAN DESIGN的要求。此油船轴系分为中间轴、中间轴承和尾轴管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