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脑决定思维.doc
大脑决定思维
我是五零后,也就是被戏称为“生在红旗下”的一代。小时候去看前苏联拍摄的黑白电影《列宁在1918》,对其中一个场景至今记忆犹新:苏维埃安全工作负责人捷尔任斯基训斥手下时说:以后要用脑子想,不要用骨头想。
哈哈。每当看到这里时,我都不自觉地笑出声来:人怎么能用骨头想呢?捷尔任斯基说这话是讽刺下属办事不负责任,决策前没有好好用脑子想一想就鲁莽行事。
常听到人们用“好好过过脑子”这句话提醒自己或者别人认真思考。人们也会用“猪脑子”来形容或者比喻那些比较笨或者不聪明的人(其实,猪一点儿也不笨,比很多动物都聪明)。
说到底,思维从本质上讲是生理活动。既然是生理活动,必然是人体中某一部分或者器官的功能。说起来惭愧。人类在漫长的演化和发展历史过程中,充满好奇地不停探索周围的自然世界,但是却一直不了解人自身的思维是怎样进行的。古希腊博学多识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心脏负责思维,大脑的作用是冷却。与此相似,汉字“想”中有个“心”。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想,思也;从心相?;息?切。可见,古代中国人也以为思维是用“心”想,汉语中就有“心想事成”这个成语。汉字与思维有关的“思”字,也有一个“心”。可见,古代中国人也认为思考是心的功能。 直到1667年,英国医生、解剖学家托马斯?威利斯出版了《大脑解剖学》,人类才认识到原来“想”是大脑的功能。过去一百多年里,人们对大脑的了解逐渐加深,特别是现代科技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大脑的多种工具和手段,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大脑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不过,我们相信,终有一天,人类会彻底揭开大脑的全部秘密。
毫不夸张地说,人脑是宇宙间最复杂精密的组织。成年男性的脑平均重量大概是1400至1500克,而成年女性的脑平均重量稍轻,大概是1200至1250克。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因此也会随着年龄而变化。人刚刚出生的时候,大脑很小,只有大约成年人脑重量的四分之一左右。随着年龄增长,婴儿的大脑开始发育,在12~15岁左右基本成型。然后,脑神经细胞开始凋亡,脑的重量也逐渐减轻。大脑功能在50岁以后加剧衰退,大约平均每十年脑重量减轻2%。到人的生命终止时,脑重量比最高值时减轻了5%~10%,即100~150克。
人脑虽然占人体体重不到3%,但是耗氧量却高达全身的25%,血流量更占心脏输出血量的5%。一个人大脑每天能记录大约8600万条信息,一生能凭记忆储存100万亿条信息。大脑的储存量也十分惊人,相当于1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图书的图书馆。
描述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涉及很多神经学和生物学名词,比较枯燥单调。简单地说,人类大脑外部结构上看,其形状有点儿像半片核桃仁,分为左脑与右脑。大脑表面布满了凹凸的沟裂,也称沟回(也称脑回)。越高级的动物,大脑沟回越多。人类的大脑是自然界构造最复杂的大脑,因此人类可以进行逻辑推理等高级思维。在大脑外面包裹着数厘米厚的灰白质表层,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有大约2200平方厘米,布满了约140亿个神经元细胞(即脑细胞)。大脑皮层深部的神经称为白质,包括纤维和胼胝体。研究发现,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功能,形成了分别负责运动、感觉、视觉、听觉和语言等各个代表区。如果大脑的某个代表区受到损伤,对应的行为也会受到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人的左脑与右脑具有不同的思维功能。左脑负责语言、计算、推理和逻辑思维等功能,因此也获得了“理性的脑”或者“逻辑思维的脑”的称号;而人的右脑则擅长管理情感情绪、直觉、视觉图像、音乐舞蹈以及身体协调等,因此被称为“感性的脑”或者“艺术思维的脑”。
那么,大脑是怎样思维的呢?
有些学者将大脑比做一台中央处理器或者大型计算机。外界信息经由一系列的神经元交换之后,由大脑进行处理,然后产生新的信号,再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出去,指挥身体各个部位完成既定动作。比如,当我们读书时,从书页上折射的光脉冲信号经过眼睛的晶状体,在视网膜中刺激视觉细胞发生电化学反应;然后,视网膜将从晶状体接受的图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使我们意识到正在阅读文字。大脑还会指挥眼球左右或者上下移动来进行阅读,也可以指挥手指翻页,或者合上书本。
不过,大脑毕竟不同于计算机,因为大脑会随着心情、年龄、生理状态、周围情景和个人经历而不断变化。上世纪下半叶,神经认知学的研究发现,大脑发育与外界刺激有关,而且每一个神经系统的发育都有不同的窗口时间期限。处于窗口期的神经系统对环境特别敏感,受到外部刺激就会迅速发育。一旦过了窗口期,它自动清零关闭,也很难再重新启动。
按照上述理论,人类出生之时,除非先天原因或者脑部遭受创伤,大多数婴儿的大脑基本相同,都具备了一些固定的基本功能,但却留有很大的空白作为发展空间。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不断接受外界信号,神经元会长出丰富的分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