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结构图.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结构图

夏商时期的法律制度基础知识图解 时间:原始社会末期 原始习惯 来源:习惯法 传统习俗中国法治文明的起源 礼:祭祀礼仪规则和伦理道德习俗 法律渊源 刑:复仇惩戒或军事征讨等暴力手段及其行为规范 与西方法治文明起源的比较 指导思想:“行天之罚”、“受命于天”-----天罚与神判相结合 习惯法:以礼和刑为主要内容,居主要地位 主要法律形式 君主的命令:誓,诰,训等 夏刑、商刑等 刑罚制度: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等 夏:不孝,弗用命、昏、墨、贼 主要罪名: 商:不孝,乱政,疑众夏商法律制度 刑事法律内容 ①对过失犯罪或危害行为减免刑事责任,对 故意犯罪或惯犯从重处罚 刑罚适用制度 ②宁可漏杀有罪,也觉不错杀无辜的:疑罪 从无慎罚思想 ③主张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定罪量刑,反 对滥用刑罚行政,军事,司法职能划分不严格 司法制度 ②浓重的:天罚、神判特色 ③监狱的设置:“圜土”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基础知识图解法律思想的发展:在“天讨”、“天罚”等基础上,发展出“以德配天”、 “明德慎罚思想 周公制礼 2.制礼作刑的立法活动 吕侯作刑 法律概况 3.主要法律形式:周礼、吕刑、九刑、遗训等 周礼的渊源与发展 礼的性质与作用 4.“礼刑”关系 相互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适用时“礼不下蔗人,刑不上大夫” 主要罪名:“不孝不友”、“犯王命”、“放弑其君”、“杀越人于货”、 “群饮”、“违背盟誓”、“失农时” 死刑和肉刑 赎刑 刑罚体系 圜土之制(劳役刑) 嘉石之制(拘役刑)刑事法律制度 刑罚世轻世重 老幼犯罪减免刑罚 主要刑法原则 区分故意与过失、偶犯与惯犯 罪疑从轻、罪疑从赦 同罪异罚 所有权 民事制度 债 契约:质剂、傅别民事法律制度 一夫一妻多妾制 六礼 婚姻制度 “七出”“三不去” 嫡长子继承制行政法律制度 国家行政体制 “学在官府” 行政管理制度 述职督课制度 司法机关 民事与刑事的区分 “五听“司法制度 主要诉讼制度 “读鞠”、“乞鞠”制度 证据制度 “五过”之呲 监狱管理制度: 圜土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基础知识图解铁制农具的适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社会的发展 (3) 以亲亲尊尊为核心的礼制加速衰落公元前621年,晋国赵盾制事典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荀寅铸其于鼎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变化 公布成文法的主要活动 (3)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4)公元前501年,郑国执政杀邓析而用竹刑 成文法公布的意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奴隶主旧贵族的特权,打 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堡垒。为 中华法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魏国李悝的新政,制定《法经》 (2)商鞅在秦国的蝙蝠战国时期法律的发展 (3)楚国吴起的变法 (4)立法思想:不别亲疏,不分贵贱,一断于法;轻罪重刑 (1)分列盗、贼、囚、捕、杂、具六篇,法典体系初备李悝的《法经》主要内容 (2)明确宣布“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打击重点直指反抗专 制通知的行为 (3)保护君主专制,维护等级特权 (1)改法为律,明法重刑 (2)取消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3)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 (4)奖励军功,奖励耕织 (5)奖励告奸,什伍连坐商鞅变法主要内容 (6)统一文字,统一度衡量 意义:使得秦国大治,推动了秦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 发展,为秦国打败其他各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国家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 秦代的法律制度(一)基础知识图解指导思想:法家理论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体现为:“以法为本”、“一断于法”、“轻罪重刑” 重视以法律手段全面调整社会关系 刑法文明发展滞后特点 否定宗法关系在社会中的作用 确立重点保护中央集权,皇权的原则法律形式:律、令、式、延行事、法律答问、法律文告 罪名:降敌罪、不敬国君罪、挟书罪、以古论今罪、言论罪形式法律制度 原则 刑种 民事权利主体民事法律制度 所有权 婚姻家庭继承制度 行政事务行政法规 分类 官吏任用 官吏奖惩 中央:设延尉、与丞相、御史大夫 司法机关 地方:实行行政、司法合一制度 判决原则:必须引用法律条款司法制度 判决形式:公室告、非公室告 诉讼制度 诉讼的审理:调查、勘验、审讯 案件的判决:读鞠(宣判)、乞鞠程序(上诉)第五章 汉代的法律制度(一)基础知识图解 指导思想:由汉初黄老思想———儒家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法律概况 法律形式:律、令、科、比 直接依年龄确定刑事责任 亲亲得相首匿 刑罚原则 对老幼、妇孺予以照顾 贵族官员有罪先请 废墨,劓、刖等肉刑 死刑 宫刑 笞刑 刑罚制度 沿用更规范的刑罚体系、沿用 劳役刑形式法律制度 徒边 禁锢 赎刑 危害政权罪:谋反、大逆不道 不敬、大不敬 主要罪名 侵犯皇权、危害皇帝人身安全的犯罪 违反诏令罪 欺诈、污蔑罪 危害中央集权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