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4 行为主义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心理学4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心理学教研室——陈端颖 一、行为主义理论流派的简介 1. 1913年,约翰·华生发表文章《行为主义者 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风潮开始 在心理学兴起。 2. 1914年,华生出版《行为主义》一书,重新 界定自己的理论。 刺激(S) 反应(R) 大脑活动 那些可以被观察到的、可预见的、最终可以被科学工作者控制的人的外显行为(behavior)才是心理学应该研究的对象。 专注于意识、精神和思维的研究者并没有投身于正统的科学研究。主观感受在客观的科学中是没有地位的。 行为主义的三大原则 1 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的方法; 3 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行为”概念的发展 狭义的行为: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 部分(外显行为)。 广义的行为:外显行为+内隐行为 (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 行为学习理论 (Learning theories of behavior) 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正常异常 外显内隐 干预、矫正、治疗 教学内容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观察学习理论 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2、掌握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3、掌握观察学习理论 4、熟悉行为主义理论的特征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伊凡·巴甫洛夫(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 (classical conditioning ) (一)巴甫洛夫其人 1849年9月14日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 1860年进入神学院 1870年改变成为当牧师的初衷,进入圣彼德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 1875年获得学位后,成为医学院里生理学的高级研究生 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1884年获任军事医学院副教授,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关于消化的研究上,并以其在消化方面的杰出研究而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奖。 (二)灯光实验 一只狗被拴在实验架上,在暗中亮灯30秒种后,把一些食物放到狗的嘴巴里,诱出唾液反射,重复数次,不久狗对灯光形成条件反射。 分泌唾液无需条件 食物(S) 唾液(R) (无条件刺激UCS) (无条件反应UCR) 灯光 看亮点 (中性刺激) 条件反射(CR) (条件刺激CS) 实验中的四要素: 1.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UCS) 2.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sponse, UCR) 3.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 4.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sponse, CR) (三)铃声实验 实验前 食物(UCS)→分泌唾液(UCR) 铃声(中性刺激)→无关反应 实验中 铃声(CS)+食物(UCS)→ 分泌唾液(UCR) 实验后 铃声(CS)→分泌唾液(CR) (四)经典条件反射 1.概念: 经典条件反射就是指某一中性环境刺激通过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从而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 2.经典条件反射的原则 强化: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 消退:如果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不强化),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 泛化:反复强化,某些与条件刺激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大脑皮质内兴奋过程的扩散) 分化: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对类似刺激物不予强化,对类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开始的泛化逐渐集中到某个特点上。 高次条件反射:在条件刺激之前再加一个刺激也能形成条件反射。 3.实验型神经机能症 “到目前为止一直很安静的这条狗开始在其站位上尖叫起来,四处扭动,用牙齿咬掉了对皮肤进行机械刺激的仪器,并把连通食物和观察室的管子咬破了,这种行为是它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后来,一牵到实验室里,狗就狂吠不止,这与它平常的习惯也正好相反。简单而言,它表现出了急性神经机能症所有的症状。” ——巴甫洛夫 4.意义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科学的、实证的方法证明和解释人类行为的获得。条件反射理论是后来行为主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