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
第十一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 主要内容 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 热环境与运动能力 冷环境与运动 水环境与运动 第一节 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 世界上约有4000多万人劳动和生活在海平面以上3048米(10000英尺)至5486米(18000英尺)的高山或高原地区。 高海拔是一种低压(低气压)、缺氧和高紫外线幅射的特殊环境。 越来越多的人热衷参与高山或高原徒步旅行和滑雪。 高原高度划分(Ulrich, 1990) ?高度 0~2000m 2000m 2000~3000m 4000m 4000~6000m 6000m 6000~8000m 8000m 内容 一、高原应激 二、高原服习 三、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四、高原训练的要素 ?高度(m) 0 1500 2000 2400 3000 4000 5000 高原对气温、湿度的影响 地球热源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穿越大气,只加温0.02C,热量吸收后反射。 大气热源来源于地面,所以随高度增加,温度下降。 随海拔升高,湿度减少,但可能云雨增加,加大相对湿度。 高原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高原太阳辐射增加,紫外线增加,每升高300m,紫外线增加4%,所以高原注意防护紫外线 (一)最大摄氧量 当海拔高度升到约15OO米时,最大摄氧量开始下降。 开始阶段每升高300米,最大摄氧量下降约3%; 在更高的高度下降的速率更快,如在珠穆朗玛峰高度 时,最大摄氧量降低大约70%,估计可低至15毫升/公 斤.分。 (二)肺通气量 肺通气量由于氧分压的下降而明显增加; 海拔2348米时,安静时肺通气量开始以指数形式增加。 (三)心血管反应 到达高原初期,心率和心输出量增加,而每搏输出量没有变化。在高原期间,动脉血压明显增加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有关。 三、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高原训练历史:起源、发展与现状 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起源与发展 起源 苏联研究者(50年代)提出到高原环境机体对缺氧环境产生适应,通过运动训练可获得的适应更好,增强人体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运动成绩提高。 1956年奥运会前进行高原训练;保加利亚在1953年也开始高原训练。 发展 60年代非洲高原选手的异军突起; 墨西哥奥运会前后的高潮——有些国家选手奥运会选手成绩欠佳,但奥运会后达到本人最好成绩 争议阶段(70-80年代) 1972年后,许多国家对高原训练效果提出质疑 Smith Sharkey (1984):文献回顾与查阅,结论:高原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成效不大; Robbel(1986)、Jackson(1988):否定高原训练. 但是, 教练员和运动员相信高原训练的效果。 高原高度、持续时间、运动量安排、实验设计等影响高原训练效果。 实验证据 血液回输可提高成绩 动物实验:保加利亚学者研究了A:低氧影响;B:低氧+运动负荷的生理变化 A组分为A1组(540m)、A2组(1850m)、A3组(2925m),高原30天,发现肌肉、血液机能改善,游泳能力提高; B组分为B1组(540m)、B2组(1850m)、B3组(5000m),高原30天,训练状况一致,发现与A组变化一致,低氧对动物体内氧化改善起决定性影响,低氧+训练效果更好。 现状 近几届奥运会中,不少国家都得益于高原训练 由传统的耐力项目向其它项目扩展 参与的项目和人数在增加 高原训练基地的数量不断增加 国际上每年都举办高原训练专题研讨会 训练方法在创新 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二)血液系统 1.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运动员到高原后Hb和红细胞增加。 2.促红细胞生成素 高原缺氧有促使体内EPO增长的作用。 3.血液流变学指标 长期训练的运动员,安静时RBC渗透脆性、血液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和血沉比一般人有明显下降,红细胞滤过率和红细胞变形能力比一般人明显增加。 4.红细胞变形能力 5.血乳酸变化 (三)心血管系统 长期高原应激引起副交感神经调节增强的影响。 高原居住的居民其血压略高于平原居民 (四)骨骼肌 骨骼肌的毛细血管和酶活性 ↑ 肌红蛋白浓度 ↑ 体重和体成分 ↓ 肌肉缓冲能力 ↑ (五)免疫系统 四、高原训练的要素 (一)适宜海拔高度 (三)训练持续时间 最适宜的持续时间应为4-6周 (五)训练效果评价 对高原训练效果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 高原适应提高了血液运载氧的能力。但长时间的高原应激对生理机能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体重下降、最大心率减少及每搏输出量减少,最大心输出量的减少将抵消来自血液载氧能力增加的受益。此外,在高原时是不可能以平原上的大强度训练,这就使得高原绝对训练的强度下降,上述种种因素可能会使运动员在平原时的竞技状态受到影响。 (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