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中的觉醒——唐趴趴资料.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起源 复兴 成熟 公元前5世纪中叶 公元14——17世纪 公元17---18世纪 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精神 奥林匹斯山的众神 西方的神:温和、可亲 隐含:平等的人文色彩 中国的神:高大、凶 隐含:中央集权、专 制特点 中国的神 蒙昧中的觉醒 任课教师:唐绍波 蒙昧中的觉醒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公元前5世纪中叶) 神——自然——人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的古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产生 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 (主要原因) 希腊工商业发展 (根本原因) 地理环境 (客观条件) 平民地位提高 个人主义成长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现实需要)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一.智者的启蒙 1.时间: 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2.原因: ①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 位提高 ②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③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3.探讨问题: 与人类自身相关的问题 4.智者的概念: 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2008 1 JYL 8 关于智者学派 “智者”意为哲 人,指非常聪明的 人物。由于民主政 治的需求,公民要 想在公共事务中有 所作为,就需要有 在公众目前演说的 能力和知识。因此 人们需要学习。智 者就是适应当时的 社会需求而出现的 专职教师。 奥林匹亚和宙斯 神殿遗址远眺 智者学派的观点及评价 普罗塔戈拉 这一命题认定人和人的感觉 才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从而否定了神的至高无上。黑格尔称这是“伟大的命题”,因为它强调了人的价值,人的作用。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了个人的感觉对判断活动的意义,否定了客观真理,就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也忽视了道德。 6.代表: 人物:普罗塔戈拉 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万物的存在与否, 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评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7.影响: 5.智者言论特点: ①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 ②注重实利 ③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灵 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②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③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④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既遵守了城邦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自由和人格的尊严。 3.死亡: 1.思想主张: 2.评价: “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二. 苏格拉底的智慧 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 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苏格拉底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反对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追求功利→重视道德; 感性→理性 同: 异: 2008 1 JYL 13 “我无知,所以我求知”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 。 认识:“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针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氏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在论及美德和知识的关系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它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性。美德和善可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美德是善的,针对人来讲,善就是节制、勇敢、正义等。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的过程就是美德的获得和完善的过程。 苏格拉底 《熊与隐士》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德即知识”。 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下去…… 熊品德好不好?为什么会做出“蠢事”? 熊品德是好的,但由于无知,酿成了恶果,这说明知识的重要性。 应该如何理解美德与知识的关系? (美德:人和任何事物具有的优点长处,如智慧、正义、勇敢、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