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应不应该合法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乐死应不应该合法化

安乐死应不应该合法化 目录 一,安乐死介绍 2 二,案例分析 3 (1)他们是自愿死还是被迫死? 3 (2) 中国首例因“安乐死”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 4 三,深入讨论 5 四,安乐死的道德困境 6 1.有违人道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保障人的生命 7 2.一种消极对待人生的态度 7 3.有违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 8 4.无法救治就不去救治,无益于医学的发展 8 5.安乐死会引起不良的社会后果 8 五,总结 10 一,安乐死立法不可轻言 10 二,“安乐死”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10 一,安乐死介绍 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我国的定义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行为分类  一般分为两大类:①积极的(主动的)安乐死,指采取促使病人死亡的措施,结束其生命,如当病人无法忍受疾病终末期的折磨时。②消极的(被动的)安乐死。即对抢救中的病人如垂危病人不给予或撤除治疗措施,任其死亡。   在安乐死的讨论中,还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①垂危病人的安乐死。这里,安乐死只不过使死亡时间稍稍提前一些。②非垂危病人的安乐死。若不进行安乐死,病人可以存活相当长时间,并且不一定自觉痛苦,但他的生活质量是低下的,对社会家庭是一个负担。例如畸形或发育不全的婴幼儿或患不治之症但尚未处于垂危阶段的病人,以及植物人等,但即使这样,他们仍有生命权。所以无论从伦理学还是从法学的角度来看,消极的安乐死虽接近自然死亡,但仍有故意杀人的嫌疑,而积极的安乐死则更接近故意杀人。 近现代以来,各国法律思想普遍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命是一个最基本的权利,它同社会和国家的利益紧密相关;允许公民随意处置自己的生命将给国家和社会利益带来损害;而且,生命是公民行使一切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基础,公民不可以放弃生命的义务;除了刑罚判处死刑以外,法律禁止以任何形式剥夺和放弃生命。这意味着安乐死是不合法的。 由于20世纪人道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发展,救死扶伤成为医生的天职。人道主义提出只要有一线生机就必须不遗余力地救治,帮助病人放弃生命是不符合医生职业道德的。这一点体现在法律理论上就是:“明日面临死运之人,今日提早杀之,仍为生命权之侵害。”协助病人实施安乐死,法律视为故意杀人罪,是非法的。 二,案例分析 (1)他们是自愿死还是被迫死? 某地有6位糖尿病人因“不堪重病的折磨”,联名写信要求“安乐死”,此事经媒体报导后,舆论沸然,不少人纷纷站出来发表意见,要求给6位病人以死的权利;然而事隔不久,有媒体披露,6位糖尿病人其实根本不想死,他们想安乐地活着,只是他们不堪重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起社会的关注与支持,然而另他们想不到的是社会却要他们“合法地”去死。但给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能够判断要求“安乐死”的病人是否真心地愿意死吗?他们是自愿死还是被迫死?我们认为这一问题值得讨论。 (2) 中国首例因“安乐死”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 1986年王某因自己母亲身患绝症,且不忍母亲继续承受痛苦,因此请求医生蒲某为母亲注射“安乐死” 。后来,其母夏某在注射“安乐死”后死亡。不久后,法院以故意谋杀罪起诉王某和蒲某故意杀人罪。 我们认为,全世界没有一个人有让别人安乐死的权利,即使作为儿子也不能为母亲决定。 三,深入讨论 依图可知:得知多数病人选择“安乐死”更多是为家人或别人,而不是基于自己,这与“安乐死”的初衷是不一的 。因为,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的情况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及其家属的要求下,经医生的认可,用人道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的过程。 “安乐死”的误用与滥用 如果安乐死被合法化,可能导致家庭成员间相互扶助的责任感淡漠,有些家属会因为不愿意承担照顾之责而放弃对重病患者的治疗。此外,还可能殃及残疾人、智力缺陷者的生命保障。如果安乐死被合法化,还可能助长不良社会风气,还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犯罪,一些心术不正的患者亲属或医生都有可能因各种原因借助安乐死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国外“安乐死”立法状况 荷兰和比利时确认“安乐死”的合法性,德国、澳大利亚、美国部分地方的允许。但世界绝大部分的地区和国家都不承认“安乐死”的合法化。 1996年5月25日,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议会通过了《晚期病人权利法》,从而使安乐死在该地区合法化。但实施一年后,即糟推翻。 1999年10月27日,美国众议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