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换热器课程设计PPT
管壳式换热器方案设计
讲解人:孙锦龙
组员:付雅婷、闫华颖、罗冰、尤涛、韩民泽、拜颖琪
主要内容
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分类
类型
特点
?
?
管
?
?
壳
?
?
式
?
列
?
管
?
式
固定管板式
刚性结构
用于管壳温差较小的情况(一般≤50℃),管间不能清洗
?
带膨胀节
有一定的温度补偿能力,壳程只能承受低压力
?
浮头式
管内外均能承受高压,可用于高温高压场合
?
U型管式
管内外均能承受高压,管内清洗及检修困难
?
填料函式
外填料函
管间容易泄露,不宜处理易挥发、易爆炸及压力较高的介质
内填料函
密封性能差,只能用于压差较小的场合
?
?
釜式
壳体上部有个蒸发空间用于再沸、蒸煮
?
双套管式
结构比较复杂,主要用于高温高压场合和固定床反应器中
?
套管式
能逆流操作,用于传热面积较小的冷却器、冷凝器或预热器
?
螺旋管式
沉浸式
用于管内流体的冷却、冷凝或管外流体的加热
?
喷淋式
只用于管内流体的冷却或冷凝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管子排列方式
设计内容
操作条件 :
①苯和甲苯:由饱和蒸汽冷凝
②冷却介质:水,入口温度25℃,出口温度35 ℃
③允许压强降:不大于40KPa
④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作
处理能力:3.5万吨/年
设备型式:管壳式换热器
由苯和甲苯二组分气液相图,查得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85℃和83℃
1、流体流径的确定
由于饱和蒸气宜走管间,易结垢流体宜走管内,故选择苯和甲苯蒸气走管间,冷却水走管内。
2、初选换热器型号
2.1定性温度
苯和甲苯:Tm=(85+83)/2=84℃
冷却水:tm=(25+35)/2=30℃
2.2由定性温度,查出各物性参数如下:
2.3计算热负荷
Q
冷却水流量
2.4.计算平均温度差
暂按单壳程、多管程计算,逆流时,平均温差为:
壳径D/mm
450
管子尺寸/mm
Ф25mm×2.5mm
公称压强/MPa
2.5
管长/m
2
公称面积/m2
18.8
管子总数
126
管程数
2
管子排列方式
正三角形
3、核算压强降
管程流通面积
则
故管程压强降能满足题设要求。
3.2壳程压强降
管子为正三角形排列,压力降校正因数F=0.5
采用圆缺型挡板,取圆缺型挡板切去弓形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弓形高度约取 ,取折流挡板间距h=0.15m。
壳程流通面积为
所以:
故壳程压强降能满足题设的要求
4、核算总传热系数及传热面积
4.1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所以
4.2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取换热器列管的中心距 。则流体通过管间最大截面积为
对于圆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克恩公式
壳程中热流体为气体,取 ,所以
正三角形排列时,当量直径为:
4.3污垢热阻
管内、外侧污垢热阻分别取为
4.4核算总传热系数
所以:
由前面的计算可知,选用该型号换热器时要求过程的总传热系数为 ,在规定的流动条件下,计算出的 为 ,安全系数为
符合要求,故所选的换热器是合适的。
4.5核算传热面积
所需的传热面积为
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
即实际传热面积比计算面积大17%,符合生产要求。
?
?
?
设备结构参数
型式
固定管板式(带膨胀节)
壳程数
1
壳体内径/mm
450
台数
1
管径/mm
Ф25×2.5
管心距/mm
32
管长/mm
2000
管子排列
正三角形
管子总数/根
126
折流板数/个
13
实际传热面积/m2
18.8
折流板间距/mm
150
管程数
2
材质
碳钢
主要计算结果
管程
壳程
流速/(m/s)
0.59
0.08
对流传热系数/[W/(m2·°C)]
3003
392
污垢热阻/(m2·°C/W)
3.44×10-4
1.72×10-4
阻力/Pa
3202.64
291
热流量/W
490000
传热温差/°C
52.8
总传热系数[W/(m·°C)]
575
面积裕度/%
1.17
安全系数
16%
5、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6、总结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决策,即自己确定方案,选择工艺参数和条件,查取资料,进行过程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