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15 落花生 课件
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做好事、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对社会无用的人。 许地山这样说,也是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说过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花生的品格 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送报人、农民、清洁工、修理工……各种工作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他们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起早贪黑的清洁工人 风雨中的送报人 父亲的话 -------------------- 第三次 父亲 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 父亲 的话却深深地记在我的心上 ● “印”:牢牢地记住使终生不忘。 “记”:把事物保持在头脑里。 > 两者程度不一样 课文按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的顺序,重点记叙作者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议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理,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文章写作的特点和结构 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略写) 尝花生 (略写) 议花生 (详写) ﹤ 兄妹们议花生 (略写) 父亲议花生 (详写) 用线连一连,这些借物喻人的句子 花 生 老 牛 小 草 蜡 烛 洁白无暇、纯洁高尚 牺牲自己、照亮他人 勤勤恳恳、默默无闻 生生不息、顽强不屈 雪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板书设计 15 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 略 写 部 分 ) (详写) ↓ ↓ 借物————喻————人——做有用的人 (道理) 它为什么叫“落花生”呢? 新生小学 刘振南 2015.10.22 花生是一种草本植物,花是黄色的。 它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能钻进地里结出果实,所以叫“落花生”。 二 形成子房柄 一 开花 三 子房柄钻入土里 四 形成果实 许地山: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小的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造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走进作者 了解作者 (1893-1941) 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位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他将多年积蓄全部充作官饷,坚决抵抗日本鬼子的入侵。台湾被日本侵占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眷搬到祖籍福建龙溪。在许地山十四五岁时,他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全家住在衙内大院里。他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许地山的母亲建议开辟出来种花生,这就是课文中所写的事。 半亩(mǔ) 开辟( pì) 吩咐(fēn fù) 茅(máo)亭 榨(zhà )油 石榴( liú) 便宜(pián yí) 爱慕(mù ) 居然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中心句 读课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几件事。 (种花生)—〉( )—〉 ( )—〉( ) 吃花生 收花生 议花生 读文理解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浇水 播种 翻地 买种 说说种植花生的过程。 种花生的过程 买种 翻地 播种 浇水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情。 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我们”的栽种水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