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质化学
1.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2.生物质能: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源。
3.生物质能的优点: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价格低廉,总量丰富。
4.淀粉的结构:淀粉的基本结构单元:淀粉是纯粹的碳水化合物。
淀粉颗粒含有微量的非碳水化合物物质,如蛋白质、脂肪酸、无机盐等,其中除脂肪酸被直链淀粉分子吸附,磷酸与支链淀粉分子呈酯化结合以外,其他物质都是混杂在一起。
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 ,n为不定数,被称为聚合度(DP),一般为800-3000;
C6H10O5为脱水葡萄糖单元或脱水葡萄糖基(AGU)。
(1)直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20%,由数百个葡萄糖分子组成。属于线性高分子。 分子质量:3.2×104-1.6×105,相当于分子中有200-980个葡萄糖残基。
直链淀粉是α-D-吡喃葡萄糖基单元通过1-4糖苷键连接的线型聚合物。
直链淀粉的螺旋结构:呈右手螺旋,每6个葡萄糖单元组成螺旋的一个节据,螺旋内部只含氢原子,是亲油的,羟基则位于螺旋外侧。
(2)支链淀粉:(1)具有高度分支结构。(2)支链淀粉的分子较直链淀粉大,相对分子量在105-106间。(3)分子形状如高梁穗,由D-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成链,分子接点上为α-1,6糖苷键(占总糖苷键的4-5%)。(4)侧链分布不均匀,平均相距20-25个葡萄糖单元。
5.淀粉与碘的显色反应——非化学反应——螺旋包合物
直链淀粉的分子链越长,结合的碘越多,呈现的颜色也随之变化;聚合度12以下的不显颜色,聚合度12-15呈棕色;聚合度20-30呈红色;聚合度35-40呈紫色;聚合度45以上呈蓝色。
分支很多的支链淀粉,在支链上的直链平均聚合度20~28,这样形成的包合物是紫色的。
6.淀粉颗粒的环层结构和偏光十字(双折射)
由于淀粉颗粒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结构即结晶结构和无定形结构的缘故。在结晶区淀粉分子链是有序排列的,而在无定形区淀粉分子链是无序排列的。这两种结构在密度和折射率上存在差别,即产生各向异性现象,从而在偏振光通过淀粉颗粒时形成了偏光十字。
7.环糊精的结构:环糊精是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作用于淀粉而产生的一类环状低聚糖 。以?-1,4糖苷键相互连接 。 常见的环糊精主要有?α-、?β-和?γ-CD。羟基—OH构成环糊精的亲水表面,碳链骨架构成了环糊精的疏水内空腔
8.纤维素的多分散性:纤维素是不同聚合度的分子混合物,即分子结构单元相同,结构单元间的连接方式也相同,但各分子的聚合度不同。这种现象称之为纤维素的多分散性
9.纤维素含有大量的氢键。
10.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外切β-1-4聚葡萄糖酶(EC 3.2.1.91,也称C1酶)、内切β-1-4聚葡萄糖酶(EC 3.2.1.4,也称Cx酶)、纤维二糖酶(EC 3.2.1.21,也称-葡萄糖二聚体酶)三种酶协同降解
11.纤维素的磺酸酯制备步骤:
第一步:用18% NaOH在15-30oC处理纤维素纤维,然后将多余的碱液压榨出去,在这个过程中纤维素降解,DP降至200-400。
第二步:纤维素磺化:25-30oC,3小时,取代度大约为0.5。
第三步:将黏胶液过滤,然后使它通过喷丝头进入酸液中(如硫酸)。这时纤维素的磺酸酯再生成纤维素,同时形成非常好的细丝称之为人造丝。
12.半纤维素的含义:半纤维素是指高等植物细胞壁中非纤维素也非果胶类物质的多糖。半纤维素并不是纤维素合成的前驱物,半纤维素也与纤维素的合成无关。
13.半纤维素与其伴生物的化学连接
(1)半纤维素和木素之间的连接:在植物细胞壁中,木素与半纤维素之间存在着化学连接,形成木素与碳水化合物复合体,即LCC。木素与半纤维素之间连接键的形式主要有苄基醚键、苄基酯键和苯基配糖键等。
(2)半纤维素与纤维素之间的连接:普遍认为在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没有共价键连接。但半纤维素与纤维素微细纤维之间有氢键连接和范德华作用力,从而形成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
(3)半纤维素和蛋白质之间的连接:植物细胞初生壁中含有2-10%的蛋白质,半纤维素与蛋白质之间有化学连接。
14.膳食纤维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半纤维素占50%以上。
16.木质素作用:木质素是支撑植物生长的主要物质,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一起构成纤维素纤维,与以半纤维素为主的碳水化合物生成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1)植物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最丰富和最重要的有机高聚物。(2)与半纤维素一起作为细胞间质填充在细胞壁的微细纤维之间,加固木质化组织的细胞壁,也存在于胞间层,把相邻的纤维细胞黏结在一起。(3)增加细胞的抗压强度,减少细胞壁的透水性。
15.木质素:木质素是由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docx VIP
- 材料力学课堂教学(中文版)-范钦珊-材料力学-第2章.ppt VIP
- 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文(精选7篇).docx VIP
- 《AIGC应用实战:写作、绘图、视频制作、直播》课件 第六章 AI视频制作.pptx VIP
- 南充市阆中市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oc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 16796-2022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AIGC应用实战:写作、绘图、视频制作、直播》课件 第五章 Stable Diffusion的使用方法.pptx VIP
- 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方法和技巧.docx VIP
- 材料力学课堂教学(中文版)-范钦珊-第1章 基本概念.ppt VIP
- 学生奶采购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