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论:网购亟需防火墙_2.doc
评论:网购亟需“防火墙”
中秋节本是一个以“圆满”吸引人的节日,可是对那些在网上购买月饼被骗的人来说,这个中秋节一定过得有些“残缺”。
据羊城晚报报道,数百网民中秋节前在拉拉网上团购数十万元月饼,直到中秋节来临时,月饼似乎还在月亮之上,迟迟不见到来。他们打网站电话,打不通;他们找公司地址,找不到;他们在“12315”网上投诉,一直没回应;他们向警方报警,警方说数额不足4000元,暂时只能备案不能立案;他们向中国商务信用平台(BCP)投诉,“呼叫”被转移给法律……
过去一直被称为“虚拟现实”的网络,现在越来越变成“实际现实”了,网上购物就是一个例证。网购可以足不出户,方便了查找,避免了拥挤,节约了时间。由于网购减少了人流物流,节省了商店租费和人力成本,因而大都价格便宜。如果网购发育正常,它对商店的生存将形成巨大的威胁。
但在网络商场里,买卖双方都是隐身者或半隐身者,网购者在网上见到的商品,基本上都是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无法像在商店那样可以触及商品实物,因而对商品的特性和适用性无从真实把握。网上交易的特征是“幕后交易”,这就对网上商家的诚信有更高的要求:你所描述和展示的商品必须真实可靠,你所卖出的商品一定要有适用保障———如果购买者发现真实商品不适用,要允许退换。
然而诚信恰恰是我们社会的稀缺品质。面对面尚且难以辨识真假,隔着一张宽无边际的大网,就更加无法把握人品和物品了。现在的状况是,不是骗子太多,好人不够用,就是傻瓜太多,骗子不够用。我们对当今人性与道德水准的假定不能太过一厢情愿,这就要求监管部门有所担当,不能一边享用纳税人提供的薪酬,一边对纳税人受骗上当不管不问。对警方来说,单个人被骗不足4000元也许够不上立案条例,但千百人受骗的数目加在一起,应该能纳入大案要案了。对工商部门来说,网上弄虚作假都留有真凭实据,提前查处的难度并不大,不能等到一大批人受骗才开始介入。所有的社会管理者都应意识到,在网上明目张胆地“团骗”,将严重毒化社会的诚信与良知。管理部门如不尽早建立“网购防火墙”,欺骗行为如没受到及时严厉的打击,它将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直至侵害整个“社会硬盘”而无法修复。
B2C商城与品牌授权之间的罗生门
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已占到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尽管电商规模已超过美国,但有关B2C电商所售商品是否授权正品的争议,仍屡见报端。
近日,有媒体曝光称,央视网旗下电商央视网商城涉嫌出售未获授权商品,存在货源不正等经营问题,这令B2C电商网站与品牌商之间的授权“纠葛”再度暴露在公众视野下。
官方商城身陷授权风波
据欧迪芬、梦洁家纺、秋水伊人等品牌商表示,央视网商城并未与他们签订供货协议,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品牌合作方面的沟通,却公开出售自家品牌商品。对此,上述品牌负责人对央视网商城所售其品牌商品的来源表示质疑。
据欧迪芬电商总经理黄智君向媒体透露,早在2011年,央视网电商曾在与该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供货协议,但之后便再无下文。而央视网商城却在正式上线后上架了多款欧迪芬的内衣产品。欧迪芬方面表示,“央视网商城并未与欧迪芬方面正面沟通,其采购渠道令人生疑。
随后,尽管经过欧迪芬品牌资深市场经理确认,央视网商城的欧迪芬产品并非“山寨商品”,但所有商品信息都未标明货号,刚让人对产品是否正规来源表示怀疑。
而央视网商城官方对此未置可否,称“在等领导回复”。
“未授权商品”屡见不鲜
实际上,不止是央视网商城这类“半路出家”的B2C电商,不少老牌知名电商平台同样遭遇着品牌授权之殇。
今年3月,化妆品电商乐蜂网为澄清自身售假疑云,选择主动公布品牌商授权书,但授权清单中未见雅诗兰黛、迪奥等国际品牌。而雅诗兰黛官方的发布一纸声明则让这家知名B2C电商处在更加尴尬的境地。根据该声明,称除百货公司专柜、品牌官网及制定销售商外,非雅诗兰黛集团指定的网络销售的的产品无从知晓其真伪。乐蜂网方面也承认的确没有拿到雅诗兰黛授权,但仍表示“严格筛查供应商资质,确保商品正品。”
2012年8月,据《济南日报》报道,济南消费者宋先生在唯品会购买阿玛尼手表后怀疑是假货,遂向官方寻求鉴定。而阿玛尼手表上海售后维修部门工作人员则否认与唯品会存在合作关系,并表示拒绝对唯品会上出售的阿玛尼手表进行维修。”唯品会则回应称,手表“进货渠道不同”,并承认自家所售产品不可享受国内的维修政策。
因“我去年买了块表”而引发的网购纠纷并非个案。同样是2012年,当当网陷入卡西欧手表“假货门”事件。与阿玛尼官方表态类似的是,卡西欧官方也表示,当当网所出售的卡西欧手表未经官方授权,对其质量不能作出保证,对于商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和消费者提出的维修请求不予受理。
供应商、代理商与电商,谁藏在罗生门后?
在电商出售商品侵权的背后,供应商、代理商与电商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