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磊-开题报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石磊-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答辩 学 生:李石磊 指导教师:李树森 机械设计五 一、选题背景 谷物收获是谷物田间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此环节作业质量的好坏对谷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此期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确保丰产丰收,谷物联合收割机扮演着重要角色。到2009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约3.8亿亩,机收率大约为85%,各地区差异较大,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产麦大省机械化收获作业程度都在90%以上,而多山区、丘陵地带省份机械化收获作业程度还不足80%,水稻的机收率也在50%以上。 目前,我国谷物联合收割机的保有量超过65万台,收获机械行业已成为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行业。现阶段,谷物联合收割机主要有两大机型,自走式和背负式。自走式机型的功率大、效率高,运输和田间转弯都比较方便,但也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年利用率低、不适合小地块等缺点。背负式是拖拉机和收割机直接挂接,功率较小,效率较低,投入成本低,回收期短,在非收获期拖拉机还可以做其它用,年利用率较高,主要适合小块田地和丘陵地区的联合作业。本课题拟研制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可以成小麦(水稻)的切割、输送、脱粒分离、清选等联合作业。配套动力为48千瓦,喂入2千克/秒,割幅2000毫米,籽粒总损失率≤1.5%,籽粒破碎率≤0.5%,含杂率≤2%,机组生产效率5~8亩/小时,使用可靠性大于95%,综合分析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动态 (1)、国内动态 入门阶段(1949-1965)这一阶段所完成的主要是引进和仿制工作。 1949年开始从前苏联引进C-6牵引式和C-4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此后又相继从其他国家引进一些机型。经过多年的实验选型和农场的实际使用,曾先后选定几种机型进行仿制,但最后投产的只有两种联合收割机机型,即1956年投产的GT-4.9牵引式联合收割机和1965年投产的东风ZKBD-3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此时我国已初步掌握了联合收割机的生产和制造技术。 发展阶段(1966-1980这一阶段是我国联合收割机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典型的产品有:ZKB-5、LZ-5、丰收-3.0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北京-2.5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北大荒-6、新疆-5等一大批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这段时间的工作使我国设计研究联合收割机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逐步具备了独立设计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利用引进技术发展阶段(1981-1990) 这个阶段是谷物联合收割机发展过程中一个艰难而又复杂的时期。1981年机械部首先组织开封、佳木斯两个联合收割机厂,生产了1055、1065,1075三种大型联合收割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的联合收割机行业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从原来比较落后的状态,一下子跨越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先进水平,有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进入20世纪90年代,新试制的产品的品种型号繁多,出现了制造、开发、收购收获机的新局面。 自主研发快速平稳发展阶段(1990至今)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机院与新疆联合收割机厂吸收了先前中国农机院与外国公司合作开发的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小型联合收割机——KC070型联合收割机的一些优点,于1993年正式投产很快赢得了市场。新疆-2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性能优于国外产品特别适宜我国单产高、作物收获时比较潮湿、难脱粒的状况。目前,我国的收获机械行业已经成为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行业。 (2)、国外动态 谷物收获机械出现之前,世界各国人民都是使用各种镰刀和手工割禾器进行谷物收割。1880年,最早的可供使用的联合收割机在美国诞生了。1890年, 美国出现了拖拉机牵引的联合收割机和最早的由蒸汽机驱动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1938年前后,美国开始推广使用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已占到美国全部联合收割机总产量的90%-95%。日本在借鉴西方收获机械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山地丘陵较多,水稻种植面积大等特点,研制出一系列小型水稻收割机械,独具特色。 目前,日本的水稻收获机械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许多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前,国外收获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发展趋势是:1.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前提下,向高效、大型、大功率、大割幅、大喂入量和高速发展;2.由牵引式向自走式发展。3.向扩大机器的通用性和提高适应性发展;4.对保收获中低损失率,高清洁度的主要工作部件的研究更为深入;5.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产品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6.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技术,向舒适性、使用安全性、操作方便性方向发展;7.向智能化收获机发展。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