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此部分为基本概念及执业考试重点,看红色部分)
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组成
(1)牙龈:包括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
龈沟gingival sulcus——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称为龈沟。牙完全萌出后,龈沟底部位于釉牙骨质界。健康龈沟组织学深度平均为1.8mm
牙周探诊深度——临床上常用一个带有刻度的牙周探针来探查龈沟的深度,称为牙周探诊深度。正常不超过3mm
点彩stippling——40%成人的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称为点彩。点彩是功能强化或功能适应性改变的表现,它是健康牙龈的特征。牙龈有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
膜龈联合mucogingival junction——附着龈和牙槽粘膜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称膜龈联合。它的位置在一生中基本是恒定的。牵拉唇颊,观察黏膜的移动度,可确定膜龈联合的位置。
附着龈宽度——是指从膜龈联合至正常龈沟底的距离。范围为1-9mm。前牙唇侧最宽,后牙较窄,由于颊系带的附着多位于第一前磨牙区,故该区的附着龈宽度最窄。
龈谷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称为龈谷。该处上皮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领圈状包绕牙颈部无角化、无钉突亦称上皮附着 (epithelial attachment)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龈沟底到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结合上皮牙槽嵴顶之间的●牙槽嵴纤维(将牙向牙槽窝内牵引,并对抗侧方力)●横纤维(防止牙侧方移动)●斜纤维(数量最多,力量最强,将咀嚼压力转变为牵引力)●根尖纤维(固定根尖、保护进出根尖孔的血管和神经的作用)●根间纤维(只存在于多根牙各根之间,有防止多根牙向冠方移动的作用)
当牙承受垂直压力时,除根尖纤维外,几乎全部纤维呈紧张状态,并将此力传递至牙槽骨,可承担较大咬合力。单根牙在受到侧向压力时,以位于牙根的中1/3与根尖1/3交界处的转动中心为支点,发生倾斜,仅使部分纤维呈紧张状态,这时容易造成牙周膜和牙槽嵴的损伤。磨牙的转动中心在诸根牙之间的空间。牙周膜的宽度一般为0.15-0.38mm,以牙根中部支点附近最窄,牙槽嵴顶及根尖孔附近较宽。牙周膜中有4种类型的细胞包括结缔组织细胞、Malassez上皮剩余细胞(在受到机械慢性炎性刺激时,上皮剩余可形成根尖周囊肿)、防御细胞、以及与神经血管相关的细胞。牙周膜基质主要为糖胺多糖和糖蛋白。基质在维持牙周膜的代谢、保持细胞的形态、运动和分化方面起重要作用,在牙承受咀嚼力时,也具有明显的支持和传导咬合力的作用。
(3)牙骨质:分为无细胞牙骨质和有细胞牙骨质。无细胞牙骨质形成于建合之前,紧贴牙本质表面,自牙颈部到根尖1/3处分布,Sharpey纤维构成其大部分结构,对牙起主要的支持作用;有细胞牙骨质形成于建合之后,位于无细胞牙骨质表面,但根尖部可以全部为有细胞牙骨质,而牙颈部则常常全部为无细胞牙骨质。牙骨质在近牙颈部最薄。
釉牙骨质界CEJ——60%牙骨质覆盖牙釉质,30%端端相接,10%不相连接其间牙本质暴露
(4)牙槽骨:一般认为牙槽嵴顶和釉牙骨质界的距离小于2mm均为正常。牙槽骨是全身骨骼系统中代谢和改建最活跃的部分。
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牙龈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遍,患病率在70%-90%左右。重症牙周炎仅累及少数人群,重症者占人群的5%-20%,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35岁后患病率明显增高,50-60岁时达高峰,此后患病率有所下降。牙周病损具有部位特异性:下前牙和上颌第一磨牙牙石最多;邻牙区牙槽骨吸收程度重于唇侧和舌侧;最易受累的是下颌切牙和上颌磨牙,其次为下颌磨牙、尖牙和上颌切牙、前磨牙,最少受累的是上颌尖牙和下颌前磨牙
危险因素risk factor:是经纵向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的一些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因素,如个人行为或生活方式、遗传特征或某些环境条件等。
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
口腔正常菌群oral normal flora:寄居在口腔的许多细菌以错综复杂的共栖方式,保持着菌群之间的相对平衡,同时保持着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对于维持口腔健康很重要,它们一般对宿主无害,甚至有益,称之为口腔正常菌群,或称为固有菌群。它们可以:①作为生物屏障,抑制外源性微生物②维持口腔或全身微生物的生态平衡③刺激宿主免疫系统④发挥营养功能,如某些细菌会产生维生素
口腔微生物具有三种关系:共生、竞争、拮抗。正常菌群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失去平衡时可以导致内源性感染、为外源性感染提供条件、致敏宿主造成牙周组织破坏。
牙周生态系Period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政工程三级安全教育培训.pdf VIP
-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6-2020年)编制大纲.pdf VIP
- 【纯手打】P4G迷宫怪物图鉴.xlsx VIP
- 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方案.doc VIP
- “反内卷”系列报告:“反内卷”,哪些行业预期率先改善?.pdf
- 2025年广东省春季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课件】+有理数的除法+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技术大纲(报告).doc.doc
- 提升物业工程部人员服务意识:培训与策略探讨.docx VIP
- 东芝 东芝 RC-10ZWMC电饭煲(锅) 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