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歌专题定稿
与 杜 甫 同 行 ——品味杜甫诗歌中的人文情怀 选修课本中选的杜甫诗歌 P14《蜀相》 P33《登岳阳楼》 P36《旅夜书怀》 P43《阁夜》 “尽”、“皆”—春意盎然、赏心悦目 二分组学习合作鉴赏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请结合诗句,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谈谈从诗中可以听见杜甫怎样的心声?体会到杜甫怎样的情怀? 可以任选一种方式:可赏景、可品情。 可以任选范围:可分析全诗,可品析一字或一联 三、总结归纳 杜甫的人文情怀: 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推己及人的悲悯情怀 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而杜甫不论穷达,都要兼善天下。 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杜甫无论在位与否,都要谋其政。 杜甫精神的伟大之处: 四一言心得 (1)杜甫离我很远 (2)杜甫与我同行 念杜甫 你从唐王朝走来 一边写诗一边把肠内热 散发给天地间凄凄黎元 国将破,你的诗涕泪滂沱 一无所有。却用诗人的伶仃瘦骨 支撑龙泉在腰的重负 却用寂寞壮士的眼睛 凝望历史深处吕葛的背影 随一路悲风,诗人 背负忧患的诗囊 穿越王朝的愁雾 清醒着讥讽着叫骂着同情着 与生死相依的国 与风烟荡尽的家 与过去,与未来 与他们,与我们 同行…… 解 读 1、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杜甫眼中洞庭湖景象,并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比较。 溯 情 2、面对此景,诗人想到些什么?结合作者和背景描述诗中的“涕泗流”包含了作者哪些内心的活动 。 天下之大却无容身之地, 孤寂之苦却无可诉之人! 山河破碎身如风飘之絮, 国势艰危心若雨打之萍! 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 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 附录:杜甫各个时期代表作品 读书壮游时期: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困居长安时期: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陷贼为官时期: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 “文士可以是民族的灵魂和良知,却难以成为民族的脊梁。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 ——鲁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专题阅读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 2、学习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诗歌情感。 3、品味杜甫诗歌中的人文情怀。 1、杜甫(712—770) 字____,自称______。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____”。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