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AD5
* * 5、输入主梁和次梁 5-1、区分主梁和次梁 为避免由于不分主次梁使梁的模型过于粗糙,可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区分主次梁,生成结构计算数据时,次梁可以进入TBSA和TAT进行结构分析,也可按连续次梁的方法进行计算,工程师在生成各计算数据前可自行选择。用SS或SSW进行结构计算,主梁进入空间结构分析,次梁则按连续次梁来计算。 当按连续次梁来计算时,所输入的次梁导荷为框架梁或墙柱上的集中力,进入空间结构分析。主梁之间搭接无主次级别,次梁由输入的先后次序决定它们之间的级别,后建的搭在先建的次梁上。井字梁和围成复杂阳台的梁应按主梁输入,进入空间分析程序中计算。 录入系统不必先输入轴线再输入主次梁,有5种快速定位方法:两点主/次梁、轴线主/次梁、距离主/次梁、圆弧主/次梁和延伸布置悬臂主/次梁。 5-2、沿轴网线建主梁 菜单位置:平面图形编辑?梁几何编辑一─轴线主梁 功 能:选择的轴网线或辅助线,沿轴网线建立主梁 命 令:LineBeam 1)单选(缺省) (提示)s单选,w窗选 可切换单选和窗选 选择要布置主梁的轴网线和辅助线 或[P修改截面尺寸/A整条轴线布置] 退出: 单选轴网线和辅助线,若没选中,从左到右选择自动为窗选,从右到左选择为求交窗选 2)窗选 (提示)s单选,w窗选 可切换单选和窗选 选择要布置主梁的轴网线和辅助线 或[P修改截面尺寸/A整条轴线布置]退出:w 回车,切换为窗选 指定第1角点 或[P修改截面尺寸/A整条轴线布置] 退出: 指定窗选第1角点 指定第2角点 取消: 指定窗选第2角点 3)沿整条轴线布置主梁和梁墙柱间布置主梁 选择要布置主梁的轴网线和辅助线 或[P修改截面尺寸/A整条轴线布置] 退出: a回车,单选时整条轴线布置主梁 选择要布置主梁的轴网线和辅助线 或[P修改截面尺寸/C梁墙柱间布置] 退出: c回车,单选时只能在梁墙柱间布置主梁 说明:选择“轴线主梁”,窗选正交轴网,在有墙柱的轴网交点间建主梁,当墙柱有平收关系时,主梁自动外平。 5-3、圆弧主梁 菜单位置:平面图形编辑?梁几何编辑一─圆弧主梁/轴线主梁 功 能:11种方法布置圆弧主梁 命 令:ArcBeam/LineBeam 11种输入方法同3.19节的“圆弧”线。 选择“轴线主梁”,鼠标左键再点取圆弧轴网弧线或辅助弧线即可。 5-4、任意两点之间布置主梁 菜单位置:平面图形编辑?梁几何编辑一─两点主梁 功 能:选择两点,在其连线与主梁、剪力墙、柱和砖墙相交点间建立主梁 命 令:Beam 指定主梁的第1端点 或[P修改截面尺寸] 退出: 指定主梁的起点 指定主梁的第2端点: 指定主梁的终点 5-5、悬臂主次梁 5-5-1、延伸布置悬臂梁 菜单位置:平面图形编辑?梁几何编辑一─建悬臂梁 功 能:创建有内跨悬臂主梁和悬臂次梁 命 令:Cantilever 悬臂长度(mm)1500:1500 输入悬臂梁的长度1500mm(轴线到封口梁梁边) 选择内跨梁延伸布置悬臂梁或[P修改截面尺寸] 退出: 点选悬臂梁的内跨梁,悬臂梁的主次与内跨梁一致 选择一点确定悬臂梁方向: 点选一点确定从内跨梁的哪端出挑 5-5-2、垂直定位悬臂梁 菜单位置:平面图形编辑?梁几何编辑一─距离主梁/距离次梁 功 能:根据所选梁或墙的左右端距离和垂直方向布置悬臂梁 命 令:DistBeam/DistSubBeam 选择构件左右端 或[P修改截面尺寸] 退出:选择梁左端 离左/下端距离(mm)3000:1000 输入距离左端1000mm,回车,确定了第1端点,中的 3000为所选梁半长 选择构件左右端 取消: 选择一点,第1端点沿与 所选梁垂直方向的无交点,出现下面命令提示 悬臂长度(mm)1500: 回车,第1端点沿与所选 梁垂直方向的布置1500(mm)长的悬臂梁 5-6、封口次梁 菜单位置:平面图形编辑?梁几何编辑一─两点次梁 功 能:选择两点,在其连线与主梁、次梁、剪力墙、柱相交点间建立次梁 命 令:Subbeam 指定次梁的第1端点 或[P修改截面尺寸] 退出: 指定次梁的起点 指定次梁的第2端点取消: 指定次梁的终点 5-7、最常用的次梁布置方法距离次梁 菜单位置:平面图形编辑?梁几何编辑一─距离次梁 功 能: 根据构件的左右端距离来创建次梁 命 令:DistSubbeam 1)一条构件和离端点的距离确定次梁 选择构件左右端 或[P修改截面尺寸] 退出:选择构件上端 离右/上端距离(mm)1500:2000 输入距离上端2000mm,回车,确定了第1端点,中的1500为所选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