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惠崇春江晓景【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外 桃花 三两 枝, 春江 水暖 鸭 先知。 蒌蒿 满地 芦芽 短, 正是 河豚 欲上 时。 芦芽 想象诗中优美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请写出几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草长莺飞 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春风习习 春回大地 春色满园 请说出几个和春天有关的俗语 春雨贵如油 一年之计在于春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请写出几句描写春天的诗句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草书之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的水景。春江晓景图有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春江晓景图 惠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惠崇《春江晓景》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茂密的( )外,盛开着两三枝( )。 ( )在江面上自在嬉戏,它们最先感觉到( )。 春江水暖鸭先知 大地回春,江岸边的( )已经遍地都是,( )的嫩芽短短的。 蒌蒿满地芦芽短 芦苇 l ú 蒌蒿 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 tún yù 这正是( )洄游产卵的时候。 河豚又名气泡鱼,一般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从大海游至长江中下游。河豚可以食用,但是有剧毒,可是肉却鲜美、柔嫩无比。 宋朝大文豪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美食家。话说苏轼居常州时,最爱吃的便是河豚了,可是河豚虽然味道鲜美,却有剧毒。 有一士大夫家,烹制河豚有秘方,用蒌蒿与芦芽做河豚的佐料,以起到解河豚剧毒之作用。于是他想请大名鼎鼎的“苏学士”品评。待苏学士前来品尝,全府上下一干人等皆躲于屏风后,想听“苏学士”高论。但见苏轼只顾埋头大吃,不说褒贬,众人不免相顾失望。 吃完以后,只见饱嗝上涌、酒足饭饱的苏轼,忽又下箸,口中大赞:“也值得一死!”闻者无不雀跃。这大约即是苏学士“拼死吃河豚”典故的来历吧。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会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历史试卷资料.doc
- 湖南省长浏宁三(市)县一中2015届高三5月仿真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及答案解析资料.doc
- 会场气氛调节资料.ppt
- 湖南省长浏宁三(市)县一中2015届高三5月仿真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资料.doc
- 湖南省长沙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资料.doc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阿长与山海经课件人教新课标版资料.ppt
- 会党的地位和作用资料.doc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六课《逍遥游》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5资料.ppt
- 会动的线条翟洁玲下冶二小资料.ppt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滕王阁序》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5资料.ppt
- springbooot+vue基于java的房屋维修系统毕业论文.doc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单片机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溧阳纺织化学品项目申请.pptx
- 景区门票包销合同模板(3篇).docx
- 【股票技术指标学习指南】第七章第三节货币需要量的测算.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7】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看音标写单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