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库伦剪破裂准则.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力学-库伦剪破裂准则

第六节 岩石的脆性变形 库伦剪切破裂准则   库伦认为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不仅同作用在截面上的剪应力有关,而且还与作用于该截面上的正应力有关。设发生剪裂的临界剪应力为τ,有如下关系: τ=τ0+μσn 1 式中,σn为作用于剪切面上的正应力,τ0为σn=0时的岩石抗剪强度,也称为岩石内聚力,对于一种岩石而言是一个常数。μ为内摩擦系数,即为 1 式所代表的直线的斜率。 1 式也可写成: τ=τ0+σn·tanφ 2 式中tanφ=μ,φ角为内摩擦角。   在莫尔应力圆图解中, 2 式为两条与岩石破裂时的极限应力圆相切的两条直线,称为剪切破裂线(如图)。两个切点代表了共轭剪裂面的方位和应力状态。由图中可知,岩石发生剪裂时,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σ1的夹角为θ:   2θ=90°-ψ   θ=45°-   3 由此可见,剪裂角大小取决于岩石变形时内 摩擦角的大小。实验表明,许多岩石的剪裂 角在30°左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转换。转换内容: 下方采用物理学组全文转换 [编辑] 原始语言:Gravitation;台灣:萬有引力;大陆:万有引力;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万有引力 原始语言:traction;台灣:牽引力;大陆:牵引力;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牵引力 原始语言:attraction;台灣:吸引力;大陆:吸引力;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吸引力 原始语言:Integral form;台灣:積分形式;大陆:积分形式;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积分形式 原始语言:Differential form;台灣:微分形式;大陆:微分形式;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微分形式 原始语言: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台灣:重力加速度;大陆:重力加速度;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重力加速度 原始语言:equations;台灣:方程組;大陆:方程组;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方程组 原始语言:Auger;大陆:俄歇;台灣:奧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俄歇 原始语言:Avogadro constant;台灣:亞佛加厥常數;大陆:阿伏伽德罗常量;香港:阿佛加德羅常數;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阿伏伽德罗常量 原始语言:Bohr magneton;大陆:玻尔磁子;台灣:波耳磁元;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玻尔磁子 原始语言:Born-Oppenheimer approximation;大陆: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台灣:波恩-歐本海默近似法;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玻恩-奥本海默近似 原始语言:Big Bang;大霹靂?大陆:大爆炸;大霹靂?台灣:大霹靂;大霹靂?香港:大爆炸;大霹靂?新加坡:大爆炸;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大爆炸 原始语言:Big Bang;台灣:大爆炸;大陆:大爆炸;香港:大爆炸;新加坡:大爆炸;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大爆炸 原始语言:Biot-Savart law;台灣:必歐-沙伐定律;大陆:毕奥-萨伐尔定律;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毕奥-萨伐尔定律 原始语言:Boltzmann constant;大陆:玻尔兹曼常量;台灣:波茲曼常數;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玻尔兹曼常量 原始语言:Brackett series;大陆:布拉开线系;台灣:布拉克系;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布拉开线系 原始语言:Brans-Dicke theory ;大陆:布兰斯-迪克;台灣:卜然斯-狄基;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布兰斯-迪克 原始语言:Breit-Wigner;大陆:布赖特-维格纳;台灣:布萊特-維格納;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布赖特-维格纳 原始语言:Center-of-mass frame;台灣:質心系;大陆:质心系;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质心系 原始语言:Central force;台灣:連心力;大陆:有心力;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有心力 原始语言:Charge-mass ratio;台灣:電荷質量比;大陆:荷质比;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荷质比 原始语言:Charm;台灣:魅;大陆:粲;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粲 原始语言:Classical;台灣:古典;大陆:经典;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经典 原始语言:Condensed matter;台灣:凝態;大陆:凝聚态;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凝聚态 原始语言:cold fusion;台灣:冷融合;大陆:冷聚变;香港:冷聚變;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冷聚变 原始语言:collapse;大陆:坍缩;台灣:塌縮;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坍缩 原始语言:confinement fusion;台灣:局限融合;大陆:约束聚变;香港:約束聚變;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约束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