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的介绍.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氟的介绍

氟 氧?-?氟?-?氖 ? 氟 氯 ? 元素周期表 总体特性 符号、序号 F、9 族/系列 第17族 VIIA 卤素 周期、分区 第2周期、p区 密度、硬度 1.696 kg/m3 273K 、NA 性状 淡黄绿色气体 地壳含量 0.03?% 原子属性 原子量 18.9994?原子量单位 原子半径 50?pm 计算原子半径 42 pm 共价半径 71 pm 范德华半径 147 pm 价电子排布 [He]2s22p5 电子排布 2,7 化合价 ?1 晶体结构 立方晶系 物理属性 熔点 53.53?K(?219.62°C) 沸点 85.03 K(?188.12?°C) 摩尔体积 11.20×10?6m3/mol 汽化热 3.2698?kJ/mol 熔化热 0.2552 kJ/mol 蒸气压 无数据 声速 无数据 其他性质 电负性 3.98 (鲍林标度) 比热 824?J/ kg·K 电导率 无数据 热导率 0.0279 W/ m·K 第一电离能 1681.0 kJ/mol 第二电离能 3374.2 kJ/mol 第三电离能 6050.4 kJ/mol 第四电离能 8407.7 kJ/mol 第五电离能 11022.7 kJ/mol 第六电离能 15164.1 kJ/mol 第七电离能 17868 kJ/mol 第八电离能 92038.1 kJ/mol 第九电离能 106434.3 kJ/mol 最稳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模式 能量 MeV 产物 18F 合成 109.77 分钟 β+ 0.64 18O ε 1.656 18O 19F 100% 稳定 在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是 国际标准基准单位和标准气温和气压。 氟是一种卤族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F,它的原子序数是9。 性质 氟是一种具有极强腐蚀性的淡黄色双原子气体[1]。是自然界电负性最强的元素,也是最强的单质氧化剂。在常温下,能同绝大多数元素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并剧烈放热。和氢气即使在-250摄氏度的黑暗中混合也能发生爆炸,故液氟和液氢也用作高能火箭的液体燃料。由于氟的电负性在所有除氖外的元素中最强(阿伦标度),而目前还没有制得氖的化合物,因此在所有的化合物中,氟都显-1氧化态,一化合价(化合价不分正负)。在少量氟气通过冰面时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氟酸(HFO),其中的F仍为-1氧化态。 由于氟的高度活性,稀有气体的化合物也是最早从氟或含氟化合物开始制备的。最早得到的是六氟合铂酸氙(XePtF6),此后还得到XeF2、XeF6、XeO3以及氪的氟化物等。此外,氟单质也用于获得一些高价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比如Cs2CuF6、AuF5、UF6等。 氟及其一些化合物都有毒和较强的腐蚀性。氢氟酸可以腐蚀玻璃。而氟离子在人体组织内有渗透性。氢氟酸接触皮肤如不及时处理可以腐烂至骨而造成永久性的损伤,而氟离子可以和钙离子结合而使人发生中毒。而且氢氟酸的灼伤不易被发觉,一般是麻痹1-2小时后才有疼痛感。一旦接触氢氟酸,应该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20%氧化镁的甘油悬浮液。而FSO3H、SbF5等化合物具有远强于硫酸等一般强酸的酸性,特定比例的混合物甚至可以分解石蜡。参见超强酸。 一般单质氟气以特制铜镍合金钢瓶贮存。在有机化学中使用氟气可以直接氟化羰基、羟基等官能团,其中使用的是掺有5%或10%氟的干燥氮气。 链烷基上的氢可以完全或部分被氟取代。完全被氟取代的化合物通常称为“全氟代物”。与碳氢化合物不同,由于氟原子半径略大于氢原子,所以全氟碳链上的氟原子排列略呈螺旋状。这一类化合物具有与众不同的惰性。一般全氟的高分子非常稳定,耐热耐寒、抗腐蚀性强。如聚四氟乙烯(Teflon),可以耐高达260摄氏度的温度,不沾水和一般有机溶剂。故被用于制作不粘锅,以及一些化学反应容器。只有氟单质、三氟化氯、五氟化氯和熔融碱金属可以在高温下腐蚀聚四氟乙烯。全氟代有机物在室温下与一般溶剂难以互溶(醚、酯等除外),而加热后,溶解度有所增加。这类全氟代有机物用作溶剂时,在溶液中和有机溶剂、水分成单独的一个相,一般称作“氟碳相”。随着氟链的增长或者增多,全氟代有机物在有机溶剂和全氟溶剂中的溶解度都会显著下降。QSAR的计算表明,有机分子中,如果氟原子的质量比重超过60%,就可以呈现出“全氟”的特性。[2] 长链的简单全氟代有机物一般从长的直链单羧酸出发制备,通过电解它们和氟氢化钾的混合物,使链上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 如:全氟辛酸 再进一步合成其他化合物。 [编辑]发现和单质制备 因为氟的化合物很稳定,所以氟单质很难分离。使用一般的化学方法,往往只能得到氟化氢。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曾经尝试分离单质氟的化学家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