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大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八) 文化经典阅读(福建省)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6年电大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八) 文化经典阅读(福建省) 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电大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八) 文化经典阅读(福建省) word版含解析]

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省)(八) [文化经典阅读]. ( 201·浙江宁波模拟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辱矣。” (论语·里仁)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23.从孔子回答子贡的话和子游的话中可以看出儒家什么样的交友观? 24.谈谈你对孔子以“匿怨而友其人”为耻的看法。(4分) 23.交友要适度。(1分) 24.孔子主张为人要真诚,他推崇“友直”、“友谅”,提出交友时要“忠告”、“善道”。(1分)他虽然强调交友时要“不可则止”,但他憎恶哪些把仇恨或不满掩藏在心中,表面上装作很友好的人。(1分)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这种“匿怨”之人,具有“乡愿”的特征,不易识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1分)倘跟这种人交往,后果不堪设想,故耻于与这种人交往。(1分) ( 201·福建南侨中学、永春三中、永春侨中、荷山中学、南安三中统一摸底)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①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②桀溺②曰:“滔滔③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④,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③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⑤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 [注] ①晨门:掌管城门开闭的人。②桀溺:楚国隐者。③滔滔,比喻天下纷乱的样子。④而:通“尔”,指子路;辟人之士:指孔子。⑤多,只是。 (1)请分别概括晨门和桀溺对孔子的评价。(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以日月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1)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观点的概括。答题时,应先找出原文的对应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转述。第一问较简单,只要将“知其不可而为之”转述为自己的话即可;第二问要根据“辟世之士”的含义,推断出孔子被称为“辟人之士”的原因是诸侯不采纳孔子的政见,孔子被迫周游列国,最后再推导出桀溺对孔子的评价。 第(2)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分析,考生答题时,首先要细读文本,找出比喻的相似点是①“无得而逾”,②“何伤”(不可能伤害),然后再结合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参考答案:(1)(3分)①晨门认为,孔子明知处境艰难,仍然不屈不挠,积极入世;②桀溺认为,孔子奔波游说各国,没有能力改变混乱的社会现状。(每点1分,表达通顺1分) (2)(3分)①日月比喻孔子,说明孔子崇高伟大,不可超越。②用人们无法遮盖损害日月光辉的事实,说明了不自量力的人诋毁孔子,并无损于孔子崇高光明的形象。(每点1分,表达通顺1分) ( 201·浙江五校第1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①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③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 23.请说明孔子、孟子分别主张怎样的君臣关系。 (2分) ▲ 24.二者的君臣观对于现代社会中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有何启发,请简要说明。(3分) ▲

文档评论(0)

jllxk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