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随弃式心电电极标准
Q/TJWT 1—2004
随弃式心电电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随弃式心电电极(以下简称电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和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体表电极,包括预置导电胶的电极、使用医用压敏胶具有自粘性电极和使用前由使用者按使用要求放置导电胶的电极。本产品于适用于医院及相关机构临床专业人员对受观测者人体的心电检查和心电动态/静态监护时与心电图机或心电监护仪(系统)等设备配套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O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YY/T 0196-94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极对
两个随弃式心电电极,将其导电胶相向正对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电极对。以下简称“电极对”。
3.2 随弃式
设计为一个患者使用。
3.3 预置胶电极
已经由制造商将传感器和电解质连接在一起的心电电极。
3.4 直流失调电压
由于两个心电电极半单元电位的不同而在电极对之间形成的电压。
3.5 交流阻抗
用响应正弦电流,阻止电流流过电极表面(电阻)和电极表面储存电荷的能力(容抗)的复合测量值。
3.6 内部噪声
由于电极对失调电压的变化所呈现在一定频带范围内的电压信号。
3.7 模拟除颤恢复性能
电极对在受到除颤电流刺激后恢复心电检测的能力。
Q/TJWT 1—2004
3.8 偏置电流耐受度
电极对在一给定的微小直流电流的时间作用下,其直流失调电压保持稳定的能力。
3.9 分类规格
产品规格由二位英文字母和二位数字构成,涵义如下:
。
模具顺序号,如01……99等
基材代码:F表示海绵,M表示透气纸,N表示无纺布、V表示聚乙烯
导电胶体类型:S表示干胶,W表示湿胶
01—06号模具形状如下(单位:毫米):
Q/TJWT 1—2004
4 要求
4.1 电气性能
4.1.1 交流阻抗
至少12对电极对,施加峰峰值不超过100μA的10Hz正弦交流电流的情况下,电极对交流阻抗其平均值不超过2kΩ。每一单独的电极对的阻抗不超过3kΩ。
4.1.2 直流失调电压
电极对经1min的稳定期后,出现的直流失调电压应不大于100mV。
4.1.3 内部噪声
电极对经1min的稳定期后,在0.15 ~ 100Hz的频带(一次频响)下产生的电压,在随后5min内应不大于150μV(p-p)。
4.1.4 除颤过载恢复
充电至200V的10μF电容器,通过电极对与100Ω电阻的串联回路放电,在电容器开始放电后的第5s,电极对的极化电压绝对值不超过100mV;在此后的30s内,剩余极化电压的变化度不大于±1mV/s。在按要求进行四次上述实验后,电极对的10Hz交流阻抗应不大于3kΩ。
4.1.5 偏置电流耐受度
电极施加400nA的直流电,持续时间为4h,在整个持续时间内观测的电极对的两端的电压变化不应大于100mV。
4.2 生物学性能
4.2.1 细胞毒性 ≤1级
4.2.2 原发性皮肤刺激 无或轻微
4.2.3 皮肤过敏 ≤1级
4.2.4 卫生指标 电极上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性化脓菌,细菌菌落总数≤200cfu/g,真菌菌落总数≤100cfu/g。
5 试验方法
5.1 电气性能
所有试验应在20℃±12℃,20% ~ 80%相对湿度下进行。
5.1.1 交流阻抗
电极对的阻抗可以通过施加一个已知幅度的正弦波电流并观察电极对两端的电压幅度来确定。阻抗大小就是电压与电流的幅度比。一个适当的电流源可以用一个正弦信号(电压)源和一个1MΩ(或更大)的电阻与电极对串联。这个外加电流应不超过100uA(p-p)。
测量电极对两端的电压峰峰值,电极对交流阻抗的数值用下式计算出来,Z的数值应符合4.1.1条的要求。
V(P-P)
Z=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澳大利亚为子女提供的在职证明范本澳大利亚签证在职证明.pdf VIP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应用研究.pdf VIP
- 2014年北京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pdf VIP
- 设备安全管理反思报告.docx VIP
- GBT 43871.1-2024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pdf VIP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doc VIP
- 自来水公司招聘笔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我国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研究现状分析.pdf VIP
-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pdf VIP
- 韩国鸡笼山公园东鹤寺建筑空间分析研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