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冲刺2013年中考历史热点问题
2013年中考历史
热点问题探讨
中考历史
热点问题
谁说难讲
年年岁岁考相似
岁岁年年题不同
教练的级别决定了选手的级别
热点问题是我省历史中考命题的切入点。抓住并把握好这些热点,有助于我们提高复习效果,取得理想的成绩。何谓热点?就其考试的内容而言,主要是指中考命题中频繁涉及的重点内容(长效热点 );就其考试的形式而言,主要是指以大量引进时事政治和社会生活现象(时政热点 、周年热点 )为切入点,角度特别,情境新颖,立意深刻,强调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命题形式,注重史学借鉴功能。
根据考纲,对2013年中考历史热点问题作简单述评。
聚焦2013年中考历史热点问题
一、热点问题的呈现
1、中考“热点”问题一般情况下呈现有三个特点:
(1)近一年来国内外发生重大时事【2012、4--------2013、5】,包括当年的国内外重大问题,也包括一段时期以来持续存在的、舆论持续关切的国内外重大问题。例如,(中共十八大、中国梦、海权、“正能量”(最美现象)、中美日大国关系等)
(2)周年大事,包括上一年、当年的周年大事特别是当年的周年大事。如:201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实施20周年;2013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议35周年;1993年欧盟成立20周年;台儿庄战役75周年、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等;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作深入挖掘。
(3)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中发生的特别重大事件和历史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在考试中出现的“高频考点”。如近3年安徽中考考点:2010年:三国、对边疆的管理、七七事变、美国内战、新经济政策、文艺复兴、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中美建交等。201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开元盛世、五四运动、中国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斯大林模式、改革开放、农业发展情况、民主法制的确立和发展情况、科技革命和能源等。2012年:文字、闭关锁国、南京条约、一五计划、斯大林模式、科技进步、近现代教育、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近代化探索、雅典民主政治、新中国和平外交等。
2、多数题型都出现过“热点”问题:如 单项选择、组合列举、辨析改错题型、材料解析、分析探究等题型。
(1)单项选择 中考预测1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 )
A.会子 B.关子 C.交子 D.人民币
(2)组合列举 预测2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请写出下列人物。
1)他只会纸上谈兵,在长平之战中陷入重围,全军覆没。
2)他埋头苦干,经过艰辛探索,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3)他心里装着人民,被称为人民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答案:1)赵括 2)袁隆平 3)焦裕禄
(3)辨析改错题型 预测3 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文学根源于社会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 】里打√,错误的在【 】里打×,并改正。
1)【 】“诗仙”杜甫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历史,被人称为“诗史”.
2)【 】北宋词人苏轼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3)【 】曹雪芹所著《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答案:1)×,把“诗仙”改为“诗圣”;2)√;3)×,把“《水浒传》”改为“《红楼梦》”。
(4)材料解析 预测4 2012年9月25日,中国海军从此迈入航母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长期没有海防观念,虽然很早就有“水师”,但“水师”并非海军。明代东南沿海倭寇为患,“水师”才开始有防护沿海港口的任务。清承明制,分设巡江、巡湖的“内河水师”和防守海口、缉捕海盗并且“巡盐”的“外海水师”。但清朝的“外海水师”其实也就相当于一些国家的海岸警备队,算不上是海军。鸦片战争、包括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帝国都是只有“海岸”而没有“海防”。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近代中国是从何时改变这种状况的?
材料二:在航空母舰问世将近一个世纪之际,中国终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最后一个拥有航母的常任理事国。交接入列仪式上,“辽宁舰”舰长、海军大校张峥的一句话被媒体广为引用:“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