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电池管理与资源化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废电池的管理与资源化 余莹慧 杜 湾 我国废电池产生情况 废电池的资源化价值 废电池环境污染问题 废电池的回收与资源化 1.废电池的产生情况:估计 2. 废电池资源化价值 各种电池的化学组成 废电池的资源化价值 废电池中的污染组分 废电池中化学物质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 收集、处理、处置方式与对环境污染的关系 各种电池的化学组成 废铅蓄电池的成分(%) 各种电池的化学组成 碱锰干电池的典型组分(%) 各种电池的化学组成 典型Ni-Cd 电池主要成分(%) 各种电池的化学组成 氧化银电池中的元素含量(%) 各种电池的化学组成 氧化汞电池中的元素含量(%) 各种电池的化学组成 锂电池中的典型元素含量(%) 废电池的资源化价值 废电池的资源化价值取决于: 所含金属的价值:银、镍、镉金属价格较高,铅次之,汞、锌较低; 废弃资源量:铅酸蓄电池量最大,碱锰电池次之,镍镉、镍氢电池量日益增多,氧化银、氧化汞电池较少; 收集难易:铅酸蓄电池较易,其他较难。 我国废电池回收利用价值分析: 铅酸蓄电池价值较大,且回收再生较易, 镍镉、镍氢电池价值大,但回收利用较难, 碱锰电池量大、如能解决回收问题,也可能有回收再生价值。 废电池的资源化价值 中国蓄电池耗铅量(万吨) 废电池的资源化价值 全国每年产生废干电池中金属总量 废电池带来的环境问题 堆肥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进入填埋场的废电池的污染问题 焚烧垃圾时废电池的污染问题 危险废物填埋场 堆肥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在垃圾堆肥过程中重金属溶出将增大堆肥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甚至超过标准。重金属会进入生态食物链,经生物富集后进入人体。 进入填埋场的废电池的污染问题 在填埋场发生的各种反应、特别是产酸阶段的反应中,有金属溶出。模拟实验表明,金属外壳在1个月左右就会被腐蚀穿孔。 焚烧垃圾时废电池的污染问题 金属汞、镉、砷、锌高温时易气发。焚烧后,一部分固化在底灰中;一部分则被烟气带走,然后随温度降低而凝结成为细小颗粒或吸附在飞灰上,粒径都在1?m以下,形成气溶胶,难以捕集; 部分金属物在炉中参与反应生成氯化物、硫化物或氧化物,大部分成为底灰残留物。 危险废物填埋场 集中的废电池如不能回收利用,应作为危险废物处置,送入危险废物填埋场; 这种处置方式将耗费大量金钱,国外经验表明,即使发达国家也难以承受。 4、废电池的资源化 回收回来的电池如何处理处置 废电池综合利用技术 回收的电池如何处理处置 电池回收来了,怎么处理?传统的想法是寻找一个好的再生方案,进行中试,然后办厂,但是这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思路。 我国汞资源的品位低,一般为0.15%,最高也只有0.2%。目前汞矿资源不足,减产闭坑的多。解放以来我国建设汞矿17座,已有8座闭坑或即将闭坑。如果把北京市乃至全国已回收的含汞电池交给某个汞矿资源减少的生产企业处理,他们有专业人才、有厂房,有处理汞的技术及周遍环境,回收电池中的汞应该不成问题。这样做成本应该不会太高。 如果这样的企业再拥有电池中其它金属的回收技术,并且把办一个新的废电池处理厂的资金投向这些企业,它们就可以很好地运转起来。 另一个思路是,把废电池中的金属加工成其它行业的原料。日本TDK公司把废干电池粉碎,高温加热除去杂质,把金属氧化,使其成为制铁淦氧的原料,从而使日本干电池的回收率由20%提高到50%。 当然,也要考虑其它回收技术的开发。 废电池综合利用技术 概述 镉镍、氢镍电池回收 废旧干电池回收 铅酸电池回收 混合干电池回收 工艺实例分析 (1)概述 干电池的结构: 金属盖:通常为黄铜或镀锡钢板; 排气孔垫片:塑料制成; 沥青密封圈:由沥青组成; 支撑垫片:硬纸板或塑料制成; 碳包(电芯):由电解液(NH4Cl、ZnCl2、H2O)所浸湿的MnO2粉和碳粉,以及少量的阻蚀剂Hg或HgCl2、有机表面活性剂组成。 正极集流体(碳棒):由石墨制成; 负极(锌筒):含有少量镉或铅的锌; 外套:纸、塑料、聚酯薄膜、沥青衬里的纸板等。 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废酸、废碱等,为避免其对于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以及资源的浪费,首先应考虑采取综合利用的方法回收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