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授课班级 07幼師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第1课 课 题 戊戌变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 学 目 标 认 知 掌握戊戌变法的背景,发生原因, 内容,意义,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戊戌变法的背景,康、梁的维新思想,戊戌变法的内容,历史意义和教训。 康、梁维新思想特点,对戊戌变法的评价。 理解 教具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内容 学生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课前演讲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新授内容
总结
作业
讲历史故事
导入新课: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对此,中国各派政治势力必将作出反应,地主阶级的代表——清政府的态度(打出《时局图》,倡导学生从图中找出答案),中国人民、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如何呢?是第七节的内容。(一)戊戌变法的背景(板书)1、政治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甲午战败给中国带来空前辱国的《马关条约》,它对中国社会造成多方面的灾难,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国土被帝国主义瓜分宰割,深重的外患促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唤起以爱国救亡为目的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2、经济背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随着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这是维新运动的阶级基础,他们强列要求改革现状,作为一个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了具有一定群众性的,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变什么?怎么救亡图存?
1、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及代表人物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除了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相关以外,还与思想自身的演变继承有关,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在继承了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3、梁启超的《变法通议》4、《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的成立(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说明正在成长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分享政权的愿望,反映出他们有强烈的鲜明的爱国之心、正义感。(四)百日维新(1898、6、11——9、21)新政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仍打击了封建势力,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的利益,遭到了他们激烈的反对和破坏。(五)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1)?? 变法的性质。
(2)?? 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3)?? 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
(4)?? 留下的历史教训。
思考回答
认真听讲
理解
总结
板 书 设 计 (1)?? 变法的性质。(2)?? 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3)?? 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4)?? 留下的历史教训。
教 学 总 结
授课班级 07幼師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第2课 课 题 太平天国起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 学 目 标 认 知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技 能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 理解 教具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内容 学生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课前演讲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新授内容
总结
作业 讲历史故事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根本原因)(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的准备活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斗争3.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1)金田起义:1851年初,建国号“太平天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3)定都天京:1853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二)《天朝田亩制度》1.《天朝田亩制度》1)中心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无处不均匀”关于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2)基本目的: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3)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4)评价:A.革命性B.空想性三)太平天国的失败1.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转折点2.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