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讲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文学讲义

第一章 元杂剧的兴起和繁荣 概述 元代是蒙古贵族掌握国家权力的时代。蒙古族在北方崛起后,先后灭掉了西辽、西夏、金、大理、吐蕃等政权,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公元1279年灭掉南宋,统一全国。因元代文学上承金代,故讲元代文学一般以元灭金的1234年为起点,至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结束,时间跨度共一百三十余年。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政权。早在金代,征服了汉人的就女真人率先汉化,而忽必烈灭宋之后踏着女真人的足迹,接受了汉族文明。1271年,他以“元”为国号,取《易经》“乾元”之义,表明了他对汉族文明的推崇。忽必烈深知,要巩固元朝的统治,必须用汉法以治汉人。为此,他任用许衡、姚枢等儒生,以宽容和尊礼的态度对待佛教、道教。结果,统治得以稳定。在汉族文化的熏陶下,蒙古统治者也逐渐改变了原来的习气,提高了文化素质。 一、元代文学的基本特点 元代各体文学:戏曲(杂剧[北]、散曲、南戏)/诗歌、散文、小说 (一)自宋代开始明显的俗文学和雅文学的分裂的局面继续发展,正统文学衰落,市民文学兴盛,成了元代文学的基础特点。(戏曲、话本小说等俗文学的兴盛) 尤其是元曲成为元的一代之文。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 著名戏曲评论家王国维先生曾说过科举中断,杂剧大兴。科举中断不仅是元杂剧繁盛的原因,也是说话艺术繁盛的原因。   科举是左右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科举的关系,诗文一直奉为文学正统,蒙族入主中原时科举曾一度被废除,直至延祐,才重新恢复,这期间,叙事文学如巨石重压下的树苗,迅猛地成长起来,成为繁盛的态势,而成为参天大树。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背景因素   元代的最高统治者懂得汉族文化的优越性,又懂得要保持蒙古祖制,保证民族特权的重要性。忽必烈制定的纲领是: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元史·世祖本纪》)他要求继承蒙古族的祖宗成法,采取中原王朝的仪文制度,力图把两者融合起来。   近人周良霄,顾菊英《元代史》载:元军兵锋西指,西域归附,驿路畅通,方便了商贾往来,回回纷来沓至。据至元初年统计,在中都路的回回人数,近三千户之多。民族杂处,加深了彼此的友谊和交流,对促进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文化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有些人接受了汉族文化熏陶,还擅长以汉语进行文学创作。诸如贯云石(回纥人)萨都刺(回族人)擅长诗词散曲。杨景贤(蒙古人)、李直夫(蒙古人)等擅长戏曲创作,其中李直夫所著杂剧,有《虎头牌》等11种。这一批来自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生活背景的作家,笔端流露出各式各样的风情格调。各民族文化交流,也给汉族文化在固有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成分。如元杂剧中常提到烧埋,这说明一向习惯土葬的汉族人袭用了蒙族火葬的风尚《西厢记》提到赤腾腾点着袄庙火,《争报恩》和《倩女离魂》,也有我今夜着他个火烧袄庙,则待教袄庙火刮刮匝匝烈焰生的说法,可见从波斯传入的拜火教已深入到民间生活中,成为元杂剧新的内容成份。杂剧本来就是多种文学样式交融的产物,元代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元杂剧题材内容的交融,从这种特定的意义来说,元代   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叙事文学的繁盛。 杂剧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元代的杂剧从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宋金院本等发展而成。以大德(1300年前后)为界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秦简夫用北曲演唱,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四折四折,楔子用作交代人物、剧情或串联两折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一本戏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曲主要用来抒情、渲染,往往写得较典雅;白主要用来对话或独白,往往用白话来写。副末、冲末、外末副末、外末冲末贴旦、老旦、外旦第 关汉卿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      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戏曲家,他长期生活在下层群众之中,以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反映了元代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赞扬了下层人民抗击强暴,见义勇为的斗争精神,他赞美真挚的爱情,鞭挞官吏的丑恶行径,他的剧作善于吸取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如王国维先生评价的那样一无依傍,自铸伟词,曲尽人情,字字本色,他的一些作品,成为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表现出大家风范,推动了元杂剧的繁荣。   一、关汉卿的生平与思想   1、关汉卿的生平   关汉卿(1225?~1300?)字汉卿,号已斋叟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