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等传热学论文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科目: 高等传热学 教师:姓名:学号:专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类别:学术硕士上课时间:年月至年月考生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 (签名)太阳能腔式吸热器的传热计算分析摘要:本文主要进行了对太阳能吸热器腔体内的复合热损失,包括导热热损失、对流热损失,和辐射热损失的计算模型的建立以及数值计算分析,同时探讨了腔体倾角,风向角,风速,开口率等因素对内部热损失的影响,丰富和发展腔体内的传热特性研究。关键词: 腔式吸热器;计算模型;复合热损失引言吸热器是太阳能碟式热发电系统中实现太阳辐射能向热能转换的关键部件,其热损失极大地影响整个系统的热电转换效率[1]。根据太阳能辐射热流的特性及腔体内表面材料的热性能,腔式吸热器的热边界条件为视为定热流的近似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与定壁温的热边界条件不同,定热流时的热辐射对腔体内的自然对流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定热流时的腔式吸热器热损失特性要比定壁温时复杂。在与实验结果对比的情况下,利用一种可靠的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分析在有环境风影响下,吸热器内部的自然对流热损失和混合对流热损失。2 研究方案(a)(b)2.1物理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假设如图(a)所示,以一侧全开式圆柱形腔体为研究对象。如图(a)所示,假定腔体在YOZ平面内转动,定义腔体开口水平向右时倾角,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为正角,腔体开口向下时,的范围为。假设环境风平行于地面,及风向角在XOZ平面内变化,风向角为环境风的来流方向与X轴的夹角,风向沿X轴反方向时(侧向风),以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正,风向沿Z轴方向时(正向风),(侧向风)的范围为。2.2 数学模型的建立由于腔体处于有风环境中,湍流模型拟选取realizable模型进行计算[2]。下面是相应的耦合计算方程组:2.2.1 连续性方程(1)2.2.2 动量方程(2)2.2.3 能量方程(3)k方程(4)ε方程(5)3 热损失的计算3.1 辐射热损失的计算由于腔式吸热器与环境相比无穷小,因此计算辐射热损失的公式可近似为: (6)式中,σ为斯忒藩-波尔兹曼常量,W/(m2·K4);Tw为腔体内壁的平均温度,K;Ts为环境温度,K;A2为开口侧(采光口)面积,m2;εa为腔体的有效发射率,可以采用下式进行计算,即: (7)式中,εw为腔体壁面材料的热发射率;A1为吸热器内腔表面积,m2。3.2 导热损失的计算[3]腔体的导热损失分为腔体侧面导热损失和底面导热损失分别计算。 (8)式中:H为吸热器内腔高度,m;r为吸热器外半径,m;δ1为吸热器侧面保温材料厚度,m;δ2为吸热器底面保温材料厚度,m;t1为吸热器侧面的平均壁温,℃;t2为保温层外侧面的平均温度,℃;t3为吸热器底面的平均壁温,℃;t4为保温层底面的平均温度,℃;A为吸热器底面面积,m2;λ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3.3 自然对流热损失的计算方法当系统达到稳态后,输入系统的功率通过三种方式损失掉,即腔体内壁与环境之间的辐射换热损失Pr,腔体通过保温材料的导热损失Pcond以及腔体内壁与空气的自然对流热损失Pc,由能量平衡可知 (9)因此如何正确计算腔体的辐射热损失和导热损失是计算自然对流热损失的关键。3.4 自然对流热损失努塞尔特数Nuc与辐射热损失努塞尔特数Nur的计算为反映自然对流热损失的大小,引入自然对流热损失努塞尔特数Nuc如下(10)式中,d为吸热器开口侧(采光口)内直径,m;λ1为环境温度Ts下的空气导热系数,W/(m·K)。为反映辐射热损失的特性,定义辐射热流密度qr,努塞尔特数Nur: (11) (12)参考文献:[1]Shih, T. H., Liou, W. W., Shabbir, A., Yang, Z., and Zhu, J., A New k-ε Eddy Viscosity Model for High Reynolds Number Turbulent Flows, Computers Fluids, vol. 24, no. 3, pp. 227-238, 1995.[2]Shuang-Ying Wu, Lan Xiao, Yiding Cao, You-Rong Li. Convection heat loss from cavity receiver in parabolic dish solar thermal power system: A review. Solar Energy, 2010, 84(8): 1342-1355.[3] 杨世铭,陶文铨编. 传热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