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 山 代 有 人 才 出.doc
江 山 代 有 人 才 出
--剑桥经济学之百年漫谈(上)
孙 霈
?
剑桥大学经济系始创于1903年,迄今已近百年了。但与其它许多古老的科系(如神学、法学等)相比,它实在也仅算个新兴学科而已。不过这并不奇怪,因为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中完全分离出来,也不过于19世纪末叶才得以真正实现。这一点仍可从现在经济系的正式名称(Faculty of Economics Politics)中找到蛛丝马迹, Politics在此已只是一个虚名,但这仍反映出经济学在历史上是以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的面目出现,且与政治学、哲学、历史、伦理学等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一个剑桥经济学家的托马斯o马尔萨斯(Thomas R. Malthus)。他是耶稣学院的院士,据说在该学院的饭厅内仍有他的画像,不过笔者尚未有机会亲眼一睹,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查实。尽管马尔萨斯的父亲像19世纪其他许多思想家(如马克思)一样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完善持较为乐观的态度,马尔萨斯本人却为人类社会的未来描绘了一幅严峻的图景:在和平的年代里,人类难以有效抑制的性欲使得人口数量急剧增长,而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数量不仅是有限的,而且其边际报酬是递减的。因此这一矛盾会日益尖锐,进而导致饥荒、战争等灾难的发生,从而把人口数量人为地压到较低的水平上来缓解这一矛盾。尔后,该矛盾随着人口数量的回升而再趋尖锐,如此治乱循环,颇与我国古代历史有所暗合。
19世纪初做出的这一论断在当今仍有意义吗?当然。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曾犯下因错批马尔萨斯主义者马寅初而酿成的新中国以来人口爆炸的大错,而且当今全球所面临的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的矛盾的存在也不得不使我们意识到马尔萨斯的先见之明。不过在我看来,马尔萨斯先生恐怕还是有些多虑了。其一,人类的性欲是否能得到有效抑制暂且不论,性欲的强弱与人口数量的多少显然没有简单的线性关系。人类的生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 -收益的分析的。这一点马克思就已认识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如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的贝克尔(Gary Becker)在其著作《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也已把生育决策本身模型化了。比方说性解放浪潮并未导致西方发达国家人口的激增,反而是人口数量的停滞或下降。其二,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该命题的成立不仅依赖于
生产要素数量的恒定,更是要假设不存在技术进步!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口增长与生产能力的矛盾远没有马尔萨斯所想象的那么尖锐。
现在让我们调近历史的焦距,去看一看剑桥经济学的奠基人,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剑桥经济系的建立者--阿尔弗雷德o马歇尔(Alfred Marshall)。马歇尔19世纪中期在St 圣约翰学院读数学,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此后兴趣曾转向心理学,但最终成功地建立了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并于1885年成为剑桥政治经济学讲座教授(chair professor)。顺便提一句,该讲座教授头衔自此从某种意义上成为英国经济学家的最高荣誉之一,目前的拥有者是1996年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o莫里斯(James Mirrlees)爵士。好奇的朋友可在该学院饭厅右侧看到马歇尔的画像,此外,经济系的图书馆就称为Marshall Library of Economics, 经济系每年一度的高规格的学术讲座称为Marshall Lecture, 经济系本科生的精英社团也命名为Marshall Society。
虽然一些人甚至包括剑桥的经济学家(如罗宾逊夫人)都曾对马歇尔的人品有过异议,但他对整个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奠基性与开创性贡献则是无人否认的,这似乎有点像牛顿在物理学中的角色。是他实现了经济学从古典的政治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的转型,是他综合了古典学派李嘉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奥地利学派及英国边际主义者主张的效用价值论,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来调和以上这两种理论,建立起了此后经济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通行的供给-需求分析范式(paradigm)。他于1890年出版了他的巨著《经济学原理》,该书在其有生之年共出了8版,至今仍为理论经济学的经典文献。
运用简洁而又有力的供需模型,马歇尔成功地分析了经济生活中各种商品的价格与数量在均衡状态下(即供需相等时)的决定问题,如全社会均衡就业量、工资水平、利率、不同行业的利润率等。值得注意的是,马歇尔将牛顿经典物理学中均衡(equilibrium)的概念引入经济学,力学系统中各种不同方向上的力的平衡状态在经济系统中成为了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均衡状态。这一结果对此后经济学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学?quot;科学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它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经济学从古典向新古典的最终转变。同时,确认了均衡概念在经济学分析中的核心地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