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工程复习资料第一章1发酵:利用微生物再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大量生产或积累微生物细胞、酶类和代谢产物的过程2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通过现代工程技术,在发酵罐中生产有用物质的一种技术系统。3发酵工程发展史:1天然发酵阶段,2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建立,3微生物液态深层发酵技术的建立,4微生物酶转化及代谢调控技术的应用,5微生物发酵原料的拓宽,6微生物基因工程育种第三章1灭菌: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或除去物料及设备中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营养细胞、细菌芽孢和孢子。无机盐及微量元素镁、磷、钠、钾、硫、钙和氯钴、铜、铁、锰、锌、钼MgSO4、NaCl、NaH2PO4、K2HPO41.工业发酵对生产菌种的一般要求★菌种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和繁殖,并且生成所需的代谢产物要高。菌种可以在要求不高、易于控制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和发酵,且所需的酶活性高。菌株生长速度和产物生成速度应较快,发酵周期较短。根据代谢控制的要求,选择单产高的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调节突变菌株或野生菌株。选择一些不易被噬菌体感染的菌株。生产菌株要纯粹,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2菌种选育的概念?菌种选育:按照生产的要求,根据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理论,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改造成菌种变异,再经过筛选而达到菌种改良的目的3.自然选育的概念?概念: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人工诱变处理,利用菌种的自发突变,而进行菌种筛选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或自然分离4、自然选育的主要步骤?主要步骤:标本采样、标本材料的预处理、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鉴定、菌种保藏。如果产物与食品制造有关,还要对菌种进行毒性鉴定1.选择培养分离法适合分离什么菌?答:适用于分离某些生理类型较特殊的微生物2.细菌与大型真菌的分离分别适合用什么方法?答:平板划线法、组织培养法。3、如何控制营养成分,分离自养型微生物、固氮菌、纤维素酶菌、几丁质酶菌?生理生化筛选微生物平板选择分离的方法1、变色圈法2、透明圈法3、生长圈法4、抑菌圈法液体石蜡覆盖保藏菌种中的液体石蜡的作用是提供碳源(??f).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马铃薯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d?)培养基?A?基础培养基?B?加富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c?)?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马铃薯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a?)?A?5.0-6.0 ?B?3.0-4.0?C?8.0-9.0 ?D?7.0-7.5细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d?)?A?5.0-6.0?B?3.0-4.0?C?8.0-9.0?D?7.0-7.5培养下列哪种微生物可以得到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多肽类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及丁二醇等产品。(?a?)A?枯草芽孢杆菌????B??醋酸杆菌?????C??链霉素???????D?假丝酵母1.培养基的定义培养基:是人工配置的供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生长、繁殖、代谢和合成人们所需产物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培养基也为微生物等提供除营养外的其他生长所必须的环境条件。2.大肠杆菌液体培养时,它首先利用的碳源是(?????)。??????A?淀粉??????????B?乳糖??????????C?葡萄糖???????D?玉米粉3.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A.葡萄糖?????B.蛋白胨????C.NaCl?????D.生物素4.无机氮是速效氮,因为其( ) A.微生物对其吸收快 B.是无机物 C. 纯度高 D.价廉易得5.下列哪些是生理碱性物质( ) A.硝酸钠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氯化铵6.培养基灭菌前加豆油,主要是预防泡沫的产生和提供氮源。7.青霉素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苯乙酸目的是促进产量的增加。?8.?前体是构成细胞结构的小分子物质。9.?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前体、促进剂和抑制剂和水。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用途:孢子(斜面)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1.如果胶酶产生菌、谷氨酸生产菌的分离用什么方法?答:变色圈法2如淀粉酶生产菌、纤维素酶生产菌的分离用什么方法?答:透明圈法3.工具菌是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是什么分离方法?答:生长圈法4.工具菌一般是抗生素敏感菌是什么分离方法?答:抑菌圈法 5.什么是变色圈法?答:变色圈法:对于一些不易产生透明圈产物的产生菌,可在底物平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