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语文习题 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之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什么?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什么思想情感?
归思宦游人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感情2.独有”“偏惊”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表现了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只有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对自然界不同季节的变化感到特别新奇。
3间两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会“出”“渡”“催”的妙处。
中间两联写了江南早春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出诗人思乡之情。
“出”“渡”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迁移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感受到春光地脉搏和动感。“催”字突出了江南春鸟一声紧似一声地鸣叫的特点,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淑气以人的情态,表现春气之浓。
颔联、颈联紧承“物候新”来写春色。颔联是远景,颈联是近景。“催”“转”这两个动词将春天使万物复苏的动态表现得具体细致,用语精练传神。远景的壮阔与近景的细微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姿有彩、动静交错的春景图。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
细草、微风、危樯、星垂、月涌
2.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抱负,但长期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3.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借景抒情(比喻),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
4.“垂”“涌”二字有何好处?颔联写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垂”“涌”二字分别衬托平原的广阔和大江浩荡之势。颔联以乐景衬哀情,用宏大广阔之景来反衬内心的孤寂。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 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赏析“皆”字。
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2.颔联描写景物,在空间上有何变化?体味作者的情感。
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
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3.作者待客选取了哪些细节?待客两句传达出了哪些信息?
作者选取了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
A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
B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4.尾联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怎样的快乐?
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5.颔联两句中花径“不扫” 蓬门“始为君开”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花径不扫,蓬门常闭,可以联想到平日的疏懒以及门庭的冷落,来客的稀少。今天因来客而扫,可见二人的亲密,主人不拘礼数。平时闭门,今天为客而开,表明对客人的竭诚欢迎。这两句写出了客到之喜悦。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这首诗反映的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情景。(2分)
2.有人 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4分)
不同意。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
(或者另一种回答:同意。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
3.首联有一个字用得特别有情味,找出来分析。
“涵秋影雁初飞”中的“涵”,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和飞雁都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既写出了秋水的澄澈,又写出了天空的秋色,天上地面融入一句之中,诗人愉悦之情也隐含其中。
4.“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此”指什么?全句有一种怎样的情怀?其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此”指人间的烦恼和变幻无常。豪爽和旷达的情怀。背后隐藏的是怀才不遇、郁郁寡欢的泪水。
5.将本诗和杜甫的《登高》比较,说说两首诗在思想和意境上的差异。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柳叶儿》教案及教后反思.doc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巍巍中山陵》公开课教案.doc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7课《月迹》教学设计.doc
-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美》公开课教案.doc
-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囚绿记》公开课教案.doc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都市精灵》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幽径悲剧》教学设计.doc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清兵卫与葫芦》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 苏科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十章第五节《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教案.doc
-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语文习题 高二寒假作业三.doc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语文习题 高二寒假作业二.doc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语文习题 高二寒假作业六.doc
- 江苏省赣榆清华园2012届高三复习班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语文习题 高二寒假作业五.doc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英语必修五练习:Uint 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单元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英语必修五练习:Unit 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配套练习2 Word版含解析.doc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英语必修五练习:unit 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英语必修五练习:unit 3 Science and nature 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英语必修五练习:Unit 3 Science and nature 配套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工程现场电气二次施工方案.doc
- 英语新课标背景下:非纸笔测试在小学英语期末评价中的实践研究.pdf VIP
- 液体伤口敷料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版.docx VIP
- 股市实战绝技汇总篇(精华).doc VIP
- 历年行情的十大牛股.doc VIP
- 安徽省六校联考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6届高三入学素质检测-物理试卷答案.docx VIP
- 基于Ansys CFX的风扇叶片双向流固耦合分析.docx VIP
- (高清版)DB1307∕T 334-2020 蛋鸡无抗养殖技术规范.pdf VIP
- 中小学教育班班通系统校级解决方案.doc VIP
- 涉税检举奖励制度的运行问题...于68份裁判文书的考察分析_金超.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