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默契道妙:周敦颐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書》之修身工夫論(續) 《通書?乾損益動第三十一》 論君子之修身該如何取法乎乾損益動: 君子乾乾不息於誠,然必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而後至。乾之用,其善是,損益之大莫是過,聖人之旨深哉!“吉凶悔吝生乎動”。噫!吉一而已,動可不慎乎!(此通於慎動第五) 要之,修身工夫的要點在於:善於用思、無欲靜虛、立大志、多與師友等切磋砥砺、謹慎言行動等。 政教規模:禮樂刑政 《通書?家人睽復無妄第三十二》 論君子觀象玩辭以明治天下之理: 冶天下有本,身之謂也;治天下有則,家之謂也。本必端,端本,誠心而已矣;則必善,善則,和親而已矣。家難而天下易,家親而天下疏也。家人離,必起于婦人。故睽次家人,以二女同居而志不同行也。堯所以厘降二女于妫汭,舜可襌乎?吾茲試矣。是治天下觀于家,治家觀身而已矣。身端,心誠之謂也。誠心復其不善之動而已矣。不善之動,妄也;妄復則無妄矣;無妄則誠矣。故無妄次復,而曰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深哉! 政教規模:禮樂刑政(續) 《通書?樂上第十七》論禮樂之精意: 古者,聖王制禮法,修教化。三綱正,九疇敘,百姓大和,萬物咸若。乃作樂以宣八風之氣,以平天下之情……後世禮法不修,政刑苛紊,縱欲敗度,下民困苦。謂古樂不足聽也,代變新聲,妖淫愁怨,導欲增悲,不能自止。故有賊君棄父、輕生敗倫、不可禁者矣。嗚呼!樂者,古以平心,今以助欲;古以宣化,今以長怨。不復古禮,不變今樂,而欲至治者,遠矣! 《通書?禮樂第十三》亦論禮樂之精蘊: 禮,理也;樂,和也,陰陽理而後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各得其理然後和,故禮先而樂後。 政教規模:禮樂刑政(續) 《通書?刑第三十六》論刑政之精意: 天以春生萬物,止之以秋。物之生也,既成矣,不止則過焉,故得秋以成。聖人之法天,以政養萬民,肅之以刑。民之盛也,欲動情勝,利害相攻,不止則賊滅無倫焉。故得刑以冶。情僞微暧,其變千狀。苟非中正明達果斷者,不能治也。《訟》卦曰:“利見大人,”以剛得中也。《噬嗑》曰:“利用獄”。以動而明也。嗚呼!天下之廣,主刑者,民之司命也。任用可不慎乎! 周敦頤的造詣及其不足 《宋元學案》宗羲案: 周子之學,以誠為本。從寂然不動處握誠之本,故曰主靜立極。本立而道生,千變萬化皆從此出。化吉凶悔吝之途而反覆其不善之動,是主靜真得力處。靜妙于動,動即是靜。無動無靜,神也,一之至也,天之道也。千載不傳之祕,固在是矣。 周敦頤的造詣及其不足(續)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之品鑒與論斷: 一、對于天道誠體之神、寂感真幾,有積極的體悟。所謂“默契道妙”者,即在此面有積極的意義。 二、自體現誠體之工夫說,必須言及心,而濂溪對于孔子之踐仁以知天,孟子之盡心知性知天,總之對于孟子之心學,並無真切的理解。 三、對于通于誠體之性並無積極之正視,于氣質之性與天地之性(義理之性)之分別亦無顯明之意識。 周敦頤的造詣及其不足(續) 牟宗三先生以為: 以上二、三兩點乃濂溪學中之不圓滿者。是以濂溪之造詣猶在觀賞之境界中,只對于誠體有積極之默契,其他尚有待于後來之發展。然此步默契已開壹最佳之善端。 周敦頤在理學中的地位 百家謹案:孔、孟而後,漢儒止有傳經之學,性道微言之絕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復橫渠諸大儒輩出,聖學大昌。故安定、徂徠卓乎有儒者之矩範,然僅可謂有開之必先。若論闡發心性義理之精微,端數元公之破暗也。 胡五峰曰:周子啟程氏兄弟以不傳之妙,一回萬古之光明,如日麗天,將為百世之利澤,如水行地,其功蓋在孔、孟之間矣。 周敦頤在理學中的地位(續) 張南軒曰:先生崛起於千載之後,獨得微指於殘編斷簡中,推本太極,以及乎陰陽五行之流布,人物之所以生化,於是知人之為至靈而性之為至善,萬理有其宗,萬物循其則。舉而措之,可見先王之所以為治者,皆非私智之所出。孔、孟之意,於以復明。 吳草蘆曰:周子生於千載之下,不由師授,默契道妙。 王船山曰:宋自周子出,而始發明聖道之所由,一出於太極陰陽人道生化之終始。 第二講 默契道妙:周敦頤 中國哲學史(下) 王林偉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本次課程內容 周敦頤的生平和著作 講明緣起及其時代背景 略述周敦頤之生平及著作 周敦頤的思想:原著選讀 對周敦頤思想的總體概述 解讀《太極圖說》及《通書》 周敦頤的造詣及其地位 周敦頤在學問上的造詣 周敦頤在理學中的地位 爲什麽從周敦頤開始? 問題:宋明理學六百年的學術,其源頭和內容非常豐富,周敦頤到底憑什麽成爲了宋明理學的鼻祖或開山祖師? 或可從如下三個方面致思 新時代精神的開啓倡導 新儒學運動理論的奠基 對理學關鍵人物的勾連 濂溪所處的時代背景 一、唐宋轉型 文化在內容、精神上的轉型,從發散、擴張到收斂、含蓄。 二、宋代的開國規模 黃袍加身、三國鼎立(北遼、西夏)、薄弱的開國基礎。 三、皇室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