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桃花扇》的内容和意义 (一)作者创作意图: 《先声》:“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小引》:“场上歌舞,剧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桃花扇》剧照 (二)深刻揭露南明王朝的腐败,揭示出阉党余孽如马士英、阮大铖等既是造成侯方域、李香君悲剧的罪魁,又是导致南明覆亡的祸首。 (三)塑造了光彩照人的李香君等下层人物形象,表现出对等级贵贱观念的思索和突破。 (四)剧末马、阮败亡和侯、李入道,既蕴含民族的沦落、失意之悲,又表现出国家至上的思想。 三、《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一)结构精巧缜密,匠心独运 ①整体构思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桃花扇·先声》)。“一生一旦为全本纲领,而南明治乱系焉”(《媚座》原批)。 ②一柄诗扇贯穿全剧 诗扇既是侯、李定情信物,又是二人离合象征。赠扇、溅扇、画扇、寄扇、撕扇等。 《桃花扇小识》:“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者也。” ③以中介人物为正邪双方纽带 一方是正直重节的复社文人,一方是卑鄙无耻的阉党余孽;一边是侯、李爱情,一边是弘光王朝闹剧。巧妙利用杨龙友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性格联系起来。 ④结局不落生旦团圆俗套 40出原批:“离合之情,兴亡之感,融合一处,细细归结,最散、最整,最幻、最实,最曲迂、最直截,此灵山一会是人天大道场,而观者必使生旦同堂拜舞乃为团圆,何其小家子样也!” (二)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剧中人物上至皇帝朝臣,下至歌妓艺人,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人虽众多,却人各一面,决无雷同。 李香君虽为秦淮名妓,却深明大义,坚定正直,不向权贵低头,不受金钱利诱,表现出冰清玉洁、守志不污的高尚气节。 (三)曲词以工整典雅见长。缺陷在于典雅有余而当行不足。 《余韵》:“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 * 第二章 清初戏曲 与《长生殿》、《桃花扇》 主讲:杨志君 清 初 戏 剧 吴伟业和尤侗 南洪北孔 洪昇的《长生殿》 李玉苏州派作家 李渔的风情喜剧 孔尚任的《桃花扇》 第一节 清初戏曲 一、案头之作抒情剧 1、吴伟业的剧作有《秣陵春》传奇和《通天台》、《临春阁》杂剧。 三部戏曲都是借历史人物而随意生发,以发抒其胸中之抑郁牢骚。      2、尤侗(dong4)的戏剧 杂剧《读离骚》演屈原遭谗放逐,《桃花源》演陶渊明辞官归隐成仙,《清平调》演李白奉诏赋诗中状元,《吊琵琶》演王昭君和番、蔡文姬祭青冢,《黑白卫》演聂隐娘的故事 。 借用历史上著名才人的故事传说,经过点染、牵合、改制,来抒写他个人仕途受挫、怀才不遇的悲愤、期望。 传奇《钧天乐》:沈白、杨云人间天界两种不同遭遇。 二、苏州剧派 1、苏州剧派: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剧作家群,与舞台表演紧密联系的剧作家。明末到入清活跃在剧坛上。 除李玉外,还有朱素臣、朱佐朝、叶雉斐、毕魏、丘园等人。 苏州剧派剧作的基本倾向、风格大体一致,多取材于“三言”,反映市井间的社会伦理,劝惩意识较重,剧中出现许多社会下层人物,有市民、奴仆、妓女、渔家女等。 编剧不是自遣自娱,而是为演出提供剧本,考虑舞台演出的要求和效果,从而改变了以曲词为核心的戏曲观念,把戏剧结构放到了重要位置上,增强了戏剧性,曲词也趋向质朴,宾白的地位有所提高,丑角的宾白往往带有方言的特点。 朱素臣传奇19种,最著名的是《十五贯》(又名《双熊梦》)。 朱佐朝传奇30馀种,广为传唱的是《渔家乐》。 丘园有传奇10种,最著称的是《虎囊弹》、《党人碑》。 叶雉斐传奇10种,代表作是《琥珀匙》。 毕魏传奇8种,代表作是《三报恩》。 朱素臣:《十五贯》(《双熊梦》) 由宋元话本《错斩崔宁》和《醒世恒言》之拟话本《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而来 2、李玉的创作 李玉(1610~约1671)字玄玉,后因避康熙讳改作元玉,号苏门啸侣,吴县人。他出身微贱,作有传奇三十多种,今存二十馀种,数量之多为明清传奇作家所少有。 (1)“一人永占”。早年的剧作以《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为最著。 李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