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煤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煤气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煤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Coal gas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eq \o\ac(□,√) 化学品名称:煤气 有害物成分 浓 度 CAS NO. 氢气 55%~60% 1333-74-0 甲烷 23%~27% 74-82-8 一氧化碳 5%~8% 630-08-0 二氧化碳 1.5%~3% 124-38-9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2.3类 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煤气中毒时病人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当他意识到中毒时,常挣扎下床开门、开窗,但一般仅有少数人能打开门,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空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无意义 眼睛接触:无意义 吸入:发现有一氧化碳中毒者时,应立即打开门窗,并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解开衣服。但必须注意保暖,若能自饮水者可使其饮用热糖茶水或其他热饮料;呼吸微弱或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联系车辆送往医院。在送医院途中也不可中止人工呼吸。如果未出现自发的呼吸,应将人工呼吸持续数小时之久,直到自发呼吸出现为止。对昏迷病人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未昏迷者可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百会等穴。停止吸入一氧化碳后,最初一小时内约可排出一氧化碳的50%。但碳氧血红蛋白全部离解则需要几个小时甚至一昼夜以上。使患者吸入高压氧或内含5%二氧化碳的氧,以加速驱除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煤气是一种无色有味的气体燃料,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4.5-34.5%时遇明火或微小的火星,就会产生爆炸性燃烧。 有害燃烧物:CO、CO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灭火人员做好个人防火,防止烧伤及煤气制度,并对周围容器、管道、设备用水冷却。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处理泄漏事故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煤气一般事故,可因设备的微量泄漏,由安全报警系统、岗位操作人员巡检等方式及早发现,采取以下予以处理: 1、如果泄露点是洞,可用锥形木楔堵。用木楔和石棉绳堵漏,适用于破口。 2、如果腐蚀严重可以打卡子,对于管道裂缝的泄露,可制作紧贴管道的环向钢板覆盖管道裂口,内衬橡胶软垫。有条件的可进行补焊。 3、也可用粘结剂堵漏,如环氧树脂、高压固化剂等。用环氧树脂堵漏,需先制止泄露后,再缠玻璃布,涂环氧树脂。否则固化前煤气已冲开环氧树脂,堵不住。用高压固化剂需要制作钢模具,并使用高压注入泵等专用设备。 煤气重大事故,可因设备事故、煤气柜的大量泄漏而发生重大事故,报警系统或操作人员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如果着火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1、降低煤气压力,减小火势; 2、通入大量水蒸汽(氮气),蒸汽浓度达35%以上时火自熄; 3、用水保护周围设备不被烧红、烧坏; 4、直径100毫米及以下煤气管道可以直接关阀灭火,直径150毫米以上的管道设备着火应逐渐关闭闸阀,或封水封,降低煤气压力,防止回火爆炸。压力最小时不可小于102帕(10毫米水柱);煤气压力降低后可用黄泥堵灭,用湿麻袋、石棉布等物品捂灭,用蒸汽或其他灭火器扑灭。在通风不良的场所,在煤气压力降低之前不要急于灭火,否则,灭火后煤气仍大量泄漏,形成爆炸气体,遇烧红的设备或未熄的火花,有可能引起爆炸;灭火后不要立即停蒸汽或氮气,以防设备内硫化铁自燃引起爆炸;灭火后立即堵漏,然后在充有蒸汽或氮气的条件下充煤气保压。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设有事故强制通风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煤气柜,远离火种、热源。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允许浓度: 最高允许浓度小于30

文档评论(0)

dt8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