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活动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数学活动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

关注·积累·提升 ——让数学活动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 姓 名:杨晓林 学 校:沭阳县钱集中心小学 地 址:沭阳县钱集镇政府南首 邮 编:223614 联系电话 关注·积累·提升 ——让数学活动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说,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生活中的很多活动都使他们获得了数量和几何形体的最初步的观念,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依据学生经验、利用学生经验、提升学生经验,促进学生的数学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 【关键词】活动经验 关注 积累 提升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时髦的外在形式,却忽略了对数学活动本质的提升,导致数学课堂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效益不高。如何让数学课堂从形式走向实效,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呢?前几天,我在第二实验小学参加培训听了楚平老师的讲座,我从中找到了答案,我们缺缺的是的基础。 为什么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会这么难呢?讲评这个问题时,我格外关注学生的反应。 当我把斜放着的三角形的高的正确图示画在黑板上时(如图3),有个学生轻声说:“这条高怎么斜着呀?” 不经意的一句话,引起我的注意—— “高为什么不能斜着?”我走到她的身边,“你为什么觉得老师这样斜着画,就不像‘高’呢?” “老师,我们平时说的高都是‘竖着的’呀!比如量身高的时候,量房子高度的时候,都不能斜着……” 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学生是这样理解“高”的:生活中,我们讲“这座楼房有多高,一个人的身高是多少”,这里的“高”往往都是以地面为参照,垂直于地面的,这就是学生关于“高”的生活经验。而数学上所讲的“三角形的高”,是指由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作的垂直线段的长,这里的高是垂直于指定的边的(也就是底),是以底边为参照的。所以,它不一定都是“竖着的”,也可能是“斜着的”。 “数学里的高”并不等同于“生活中的高”。当我给学生讲清楚这个问题以后,他们画三角形的高,就很少出错。 三、提升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小学生头脑中的“数学”往往和成人的理解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现实”出发,通过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在教师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将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与升华,丰富与发展学生的数学事实材料,逐渐建构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生活经验的表象作用,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数学化”的探究。 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已具有关于几何形体的许多经验,他们通过实物如球、橘子等了解圆的一些特点,知道鸡蛋、鸭蛋等比球等圆形物体更椭;通过桌面、积木等实物,会近似地使用长方形、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球、正方形、三角形等词汇。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就是要在这些学生熟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将学生混乱的、粗糙的认识加以整理,帮助学生把几何形体与他们所熟悉的实物分离出来、区分出乎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在学生容易发现和掌握实物几何形状明显特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被忽略掉的几何形状的局部和细微部分;通过实物摆放形式的变化,几何图形大小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几何形体的本质特征,使经验常识数学化、严格化,更有条理性。 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学生生活经验是很丰富的,它们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再加工、再设计,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真正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数学教学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静.数学新课程与数学活动的教学[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7(6) [2]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2007,46(5). [3]王新民.关于“数学双基”存在形态的分析[J].数学通报,2006,45(8) [4]邵光华,顾泠沅.中国双基教学的理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2) 1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