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情绪与情感.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基础情绪与情感

应用心理学 之 情 绪 与 情 感 心 理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 Physiopsychology of emotion and sensibility 按Carson和Hatfield的定义,情绪是机体对身体内部或外部事件的生理的、行为的或者认知的短暂反应之总和,又被称之为情感。由3个反应成分组成:认知成分(主体主观的独特体验)、生理反应、行为反应。 重点: 1.情绪的经典理论 2.情绪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 情绪的经典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 情绪与情感生理心理学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于1884年提出,在同一时期,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Lange)也提出相似的理论。所以,常将这一早期理论合称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 他们认为情绪是机体对外在刺激引起的机体生理(内脏)反应或对身体状态的感觉。具体地讲,他们认为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增强和血管扩张,就会产生愉快感;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减弱,血管收缩就会产生恐怖感。 **气的发抖 气-情绪 发抖-生理反应 评价:这种认识过于简单肤浅,人的内脏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变化,只是情绪表现的一个侧面。此外还有面部表情和言语行为的情绪表现,更重要的是某些情绪体验仅保持在主观的体验之中,并不一定表现出来。 2、卡侬-巴德理论(丘脑理论) W.B.Cannon(1927)和Bard(1934)认为皮层下结构,如丘脑、下丘脑以及边缘系统是情绪的中枢。情绪刺激首先被大脑皮层感知,大脑皮层对丘脑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存在着抑制作用。当这种抑制作用解除时,丘脑的功能就会亢进。情绪过程正是大脑皮层抑制解除后丘脑功能亢进的结果。丘脑的情绪冲动一方面反馈传入大脑产生情绪体验,另一方面沿传出神经达外周血管、脏器形成情绪表现的生理基础。 即认为情绪有主观体验和身体自动反应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在大脑中整合起来产生情绪。 3、情绪的动力定型学说 由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认为情绪过程与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脑高级部位皮层的功能,是条件反射动力定型的形成与变化的表现。动力定型的形成,稳定过程就会产生阳性情绪体验,动力定型遭到破坏就会伴随阴性情绪体验。 4、情绪的激活学(脑干网状结构) 由林斯莱(D.B.Lindsley)(1951)提出。这种理论以脑干网状结构的生理特点为依据,认为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汇集了各种感觉冲动,也包括内脏感觉,经过整合作用之后再弥散地投射至大脑,调节睡眠、觉醒和情绪状态。这种理论认为网状非特异投射系统生理功能的多样性正符合情绪过程的基本特征。 5、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由帕帕兹(J.W.Papez)和麦克林(Maclean)提出,认为大脑边缘皮层、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等结构在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帕帕兹认为在边缘系统结构中,从海马经穹窿、乳头体,丘脑前核和扣带回,再回到海马的环路(帕帕兹环路),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环路中,下丘脑与情绪的表现有关,而扣带回与新皮层的联系和情绪体验更为密切。麦克林则认为海马和颞叶皮层在情绪的体验中更为重要。 6、情绪的应激学说 虽然在1946年塞里(H.Selye)提出这一学说时,是从病理心理学方面研究适应性疾病和适应性症状开始的,但应激既然是由持久紧张性刺激所引起的情绪状态,那么关于其形成的机制,也自然与情绪的生理心理学机制联系在一起。现代应激学说认为在紧张性情绪形成中,大脑皮层、下丘脑、脑下垂体和肾上腺等发挥着神经体液的综合适应性调节作用。换言之,这种理论从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中为情绪过程的生理心理学理论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科学事实和新的理论。 第二节 情绪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情绪的周围神经生理机制 1、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 情绪活动过程总是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主要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构成,前者引起兴奋活动(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后者引起抑制活动。 2、情绪与内分泌系统 不同情绪状态会引起内分泌腺体分泌激素的改变(肾上腺激素等) 在某些特定的情绪状态下,外部腺体会产生相应的变化(高兴的流泪、紧张的出汗) 3、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 情绪活动总伴随一定的外部行为表现(捧腹大笑、捶胸顿足)。由躯体神经支配着人的各种表情行为。 ***情绪生理反应的应用----测谎 二、情绪的中枢神经基础 情绪是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结构协同活动的结果:皮层下结构对于情绪的即刻迅速反应至关重要,其中脑基底部的神经节(尤其是杏仁核)的作用受到显著重视;大脑皮层,特别是额叶皮层,则对皮层下结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在情绪产生和变化过程中,高级皮层可能将外周的反应和各种感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