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茄科蔬菜青枯病
                    * * 茄科蔬菜青枯病   以番茄受害最严重,马铃薯、茄子次之,辣椒受害较轻。  一、症状  青枯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          植株长到约30厘米高以后才开始发病。         病株最初白天凋萎,傍晚后恢复,后不再恢复而死亡,叶片仍为绿色故称青枯病。         茎、根维管束变褐腐烂。切断病茎,用手挤压病茎横切面处有乳白色粘液渗出,这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番茄青枯病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病原      病原菌为青枯劳尔菌(Ralstonia soanacearum = Pseudomnas solanacea-rum)。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大小0.9~2×0.5~0.8,一般为1.1×0.6,极生鞭毛1~3根。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生长最适温度为30~37℃,最高41℃,最低10℃,致死温度为52℃10min,对酸碱性的适应范围为pH6.0~8.0,以pH6.6为最适。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主要以病残体遗留在土中越冬。田间病害除了通过农具,家畜等传病之外,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途径。  (1)种植材料的转移:细菌性青枯病可以在多种植物材料之间转移。马铃薯细菌性青枯病已经由带病种薯在国家和地区间进行了传播。  (2)影响发病的因素    温、湿度与发病的关系,高温和高湿的环境适于青枯病的发生。雨水多,湿度大也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栽培技术与发病的关系  一般高畦发病轻,低畦发病重。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从寄主的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进入导管系统,引起发病。    对马铃薯而言,带病的马铃薯块茎是主要的传病来源。    田间病菌主要随雨水或灌溉水传播,此外,农事操作等也能传病。  1气候条件       高温和高湿条件适于此病的发病。降雨的早晚和多少往往是发病轻重的决定性因素。  2栽培管理         一般高畦种植的田块排水良好,发病轻;连作发病重,微酸性土壤发病重。 3品种抗病性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五、防治  1 种植抗病品种          丰顺、好时年、福安、多宝、秋星、夏星   四、发病因素  2、改进栽培管理         (1) 轮作:这是预防此病最有效的方法。有条件的地区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特别是与水稻轮作效果最好。        (2) 调节土壤酸碱度  结合整地撒施适量石灰,使土壤呈微碱性。         (3) 栽培管理  苗床选择干燥、排水良好的无病地块。早播、早定植可减轻发病。适当增施磷钾肥。  3、药剂防治    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病穴可灌注2%福尔马林液或20%石灰水消毒,也可于穴病撒施石灰粉。发病初期喷洒100~500mg/kg农用链霉素,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症状  1.番茄苗期不表现症状,长到30cm高发病。 2.首先是顶部叶片萎垂,以后下部叶片凋萎,而中部叶片凋萎最迟,病株最初白天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 3.如果土壤干燥、气温高,两三天后病株即不再恢复而死亡,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绿色,在土壤含水较多或连日下雨的条件下,病株可持续一周左右才死去。病茎下端往往表皮粗糙不平,常发生大而且长短不一的不定根。 4.潮湿时病茎上出现1~2cm大小、初呈水渍状后变为褐色的斑块,病茎木质部褐色,用手挤压有乳白色的菌脓渗出。这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1)番茄青枯病 *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