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检疫复习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虫害检疫复习资料

植物害虫检疫学复习资料 一.鳞翅目: 1.苹果蠹蛾:别名苹果小卷蛾、食心虫,学名Cydia pomonella(Linnaeus)卷蛾科,蛀果害虫,目前在新疆普遍发生,甘肃敦煌。(1)主要寄主:苹果,沙果,梨,海棠,桃,杏,山楂,李,胡桃,石榴等,以幼虫蛀食果实,被害果早期大量落果,后期发霉,果实上的蛀孔可见大量褐色虫粪和碎屑“刺果”。(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8㎜,体灰黑色略带紫色光泽,前翅基部浅褐色,翅的基部、中部和前缘杂有深色的斜波状纹,臀角区有一深褐色大圆斑,内有3条青铜色条斑,期间4、5条褐色横纹,后翅褐色。幼虫:老熟体长14-20mm,背面呈红色,腹面色淡,前胸气门前的毛片有3根刚毛,腹末无臀栉。(3)生物学特征:每年2-3代,老熟幼虫在老树皮下、树皮裂缝、树干的分支处、树干和树根附近的树洞等处做茧越冬。五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第一代羽化在6月底到7月中旬,第二代是7月中旬到9月上旬(从5月底直到果实成熟采摘前均可见到幼虫为害)。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化性,用黑光灯和糖醋液诱集成虫,成虫下午日落前后为交尾活动高峰,卵散产,多产于果实和叶片的正反面,也可枝条上,种植稀疏、树冠四周空旷着卵量大,向阳面的果实着卵量多于别的地方,着卵从上到下递减。(4)危害特点:一果多食,偏食种子,可转果危害,粪便多数堆在果面,蛀果前偶食叶子或芽。(5)传播途径:以幼虫或蛹随运输或旅客携带的果品远距离传播,水果干制品业可能传播。检疫方法:观察果实外面是否有危害状,并剥果检验。(6)检疫处理:溴甲烷、二硫化碳熏蒸或高温处理。(7)防治方法:①早刮皮、勤捡落果、补树洞、树干涂白②树枝树干束草带诱杀老熟幼虫③利用性诱剂捕获雄虫或干扰交尾④释放不育个体⑤根据成虫羽化高峰期确定施药适期⑥果实套袋 2.美国白蛾:别名秋幕毛虫、秋幕蛾,学名Hyphantria cunea(Drury),灯蛾科,我国大多数地方有。(1)寄主:除针叶类外的多种农林植物、旅游点、绿荫地带,取食桑树。(2)危害:1、2龄幼虫群居吐丝结网,在叶背面啃食叶肉,被害叶呈纱窗状,蛾子喜在树冠外围活动。(3)形态特征:雌虫翅脉白色,雄虫有黑点,数目不等。雄虫的触角双栉齿状,雌虫是锯齿状。前足胫节为橘黄色,后足胫节只有一对端距。(4)生物学特征:北美每年一到4代,我国两代,以蛹在树皮下、地面枯枝落叶处或未脱网处越冬。第一代幼虫发生期为6月下旬到7月中旬,第二代幼虫是8月上旬到9月上旬。刚羽化的成虫对垂直物体表现出强烈的趋性,成虫多在夜间羽化飞翔力不强,弱趋光性,雄虫上灯率高,产卵习性喜在叶背面产卵,聚产成块,单层产卵(黑头型),双层产卵(红头型)。幼虫5龄以后具有暴食性,耐饥饿能力较强,蛹抗寒力强,滞育蛹可经受﹣30℃,但在早春出螫期对温度很敏感。(5)传播途径:自然传播是靠成虫飞翔传播(慢),幼虫和蛹借助运输工具随原木、苗木、鲜果、蔬菜及包装物等远距离传播。(6)检疫方法:对进境的寄主植物,包装物,集装箱检疫,刚传入“严格封锁、杜绝蔓延、大力防治、尽快根绝”。(7)防治措施:翻,刮,涂,掏,诱,剪,喷,发生区也可释放寄生蝇进行控制。 3.蔗扁蛾:学名Opogona sacchari(Bojer)辉蛾科,重要的花卉害虫,由其以巴西木,发财树,天竺葵,棕竹树受害最重。专皮蛀干。(1)形态特征:成虫体黄褐色,前翅深棕色,中室内缘和端部各有1黑色斑点,前翅竹叶状,后翅菜刀状,休息时翅束如鸡尾状,触角向前伸。后翅黄褐色,后缘长毛。爬行迅速,形似蜚蠊。幼虫体乳白色,半透明有黑条,头红褐色,每体节有成对的斑,侧缘也有成对的斑。(2)传播途径:随着寄主植物及繁殖材料携带。 二.同翅目: 1.葡萄根瘤蚜:学名Viteus vitifoliae(Fitch)又名葡萄根虱,球蚜总科,根瘤蚜科。二类检疫对象。我国已有。单食性害虫,仅为害葡萄属植物,两种表现型:叶瘿型(体背无黑色瘤,体表有皱纹)和根瘤型(体背有黑色毛瘤)。(1)形态特征:无翅,触角黑色,短粗,3节;头胸部占2/3体长,复眼红色,由3个小眼面组成,无腹管。(2)生物学特征:孤雌卵生,山东烟台每年7-8代,其中5月中旬到6月底和9月上旬到月底发生数量最多。以各龄若蚜在1厘米以下的土层中或两年以上的粗根叉及缝隙处越冬。山地壤土或粘土中发生严重,沙壤土中不利发生。检疫处理:热处理、熏蒸法、药剂浸泡 (3)检疫处理:①不从疫区调运苗木,需调运葡萄苗木、插条、砧木时,须严格进行经检疫处理②除害处理:a、热处理:30-40℃ 热水5-7min,之后50度的热水7min可杀死卵和幼虫b、熏蒸法:CS2或溴甲烷熏蒸活体,处理砧木或切条。c、药剂浸泡(4)防治方法:①沙地育苗,培育无虫苗木;②培育抗虫品种;③药剂处理土壤a、毒土处理土壤b、土壤熏蒸处理。 2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