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计专业毕业论文
江西省工业化发展进程与经济开放【3号黑体,居中】
——副标题【如果有,前空4个汉字位,4号GB2312楷体】
【空1行】
摘 要【前空2格,字间空1格,小4号黑体】:本文…………………….
工业化…………………….【内容为小4号GB2312楷体】
关键词【前空2格,小4号黑体】:工业化;城市化;..【小4号GB2312楷体,以分号分开】
【空1至2行】
【英文均采用Times New Romar字体】
The Judgement of ……Progress【居中3号】
Abstract【前空2个格,4号】:this paper ………………………………………….
…………【内容为小4号字体】
Keywords【前空2格,4号】:Industrializing;….;【小4号】
【行间距全部为1.5倍,目录另起一页】
【注:文献综述不需要摘要,只要正文和参考文献,里面的表格和图的规范同论文;外文翻译的中英文字体、行间距、图形、表格格式同论文。】
目 录
[三号黑体,两个字中间加一空格,居中]
1 引 言 1
2 工业化进程及阶段判断 3
2.1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的重工业发展阶段 3
2.2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进程 3
3 江西经济开放水平 6
3.1 国际开放 6
参 考 文 献 7
附 录 8
【目录4号宋体,1.5倍行间距;只取到二级目录】
【正文与摘要另起一页,页码第1页从正文页开始,放在右下角,摘要、目录不要页码】
1 引 言
【3号黑体居中,两个字之间加1空格;标题的段前段后间距为17磅,采用3倍行间距,后面的同类标题相同格式】
【正文均为1.5倍行间距】
江西省工业化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30至40年代。有关江西早期工业化历史的代表性研究有姜良芹(1999)、陈荣华(1999)和刘莉莉(2001)等人。姜良芹(1999)认为江西工业化的真正起点在1904 —1907 年中国近代工业企业兴办的第二次高潮时期。陈荣华(1999)认为江西工业化与江浙地区相比晚了20余——年,实际上起步于30 年代末和40 年代初的抗日战争时期。…
表1-表4分别列示了这几种划分标准。
表1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
【表的序号,只采用“表1,表2,…”,标题居中,5号GB2312楷体,标题的段前为1间距,段后取0.5间距,1.5倍行间距】
人均GDP
(1970年美元) 经济发展阶段 140~280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280~560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阶段 560~1120 工业化中期 1120~2100 工业化后期 2100~3360 经济发达初期 经济发达阶段 3360~5040 经济发达后期 【表格里用5号GB2312楷体,内容多时,可采用小5或6号字体;表格里内容一般居中;表格尽量不要跨页,如果太长可采用多张表格,“标题命名,表X ,续表X,…”,如后面的表6形式】
[表格均两端开口,居中;表格内容一般采用居中方式,行列宽度只要美观就行]
表2 库兹涅兹标准模式的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变化
工业化阶段 第一产业占从业人员的比重 工业化初期 50%以上 工业化中期 30%左右 工业化后期 20%以下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发展与企业改革》【小5号GB2312楷体,单倍行间距,左端与表格对齐】
表3 塞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1989)下的三次产业结构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人均GDP
(1980年美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300 39.4 28.2 32.4 500 31.7 33.4 34.6 1000 22.8 39.2 37.8 2000 15.4 43.4 41.2 4000 9.7 45.6 44.7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
表4 塞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1989)下的就业结构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人均GDP
(1980年美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300 74.9 9.2 15.9 500 65.1 13.2 21.7 1000 51.7 19.2 29.1 2000 38.1 25.6 36.3 4000 24.2 32.6 43.2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
2 工业化进程及阶段判断
2.1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的重工业发展阶段【标题前面顶格,4号黑体,1.5倍行间距】
经历了解放战争后,江西仅有的一点工业基础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工业化进程受到阻碍。现代工业化进程是以新中国1953年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