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酸碱平衡紊乱 本科 刘承武 2009-9-2 第一节 酸碱的概念及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 一、概念 酸——能释放出H+ 的物质 碱——能接受H+ 的物质 酸碱平衡——机体不断地处理酸碱物质的含量和比例, 以维持体液pH值在恒定范围内的过程。 酸碱平衡紊乱——指酸碱平衡失调的状况。 二、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 挥发性酸: H2CO3(15mol/d) 硫酸 含硫氨基酸(蛋、胱、半胱) 固定酸 磷酸 核蛋白,磷脂 (50-100mmol/d) 尿酸 嘌呤核苷酸 糖、脂肪的中间代谢产物 (丙酮酸、乳酸、酮体) 碱的来源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 1. 血液的缓冲作用 最重要的缓冲对:HCO3- / H2CO3 挥发性酸的缓冲机制 2.肺的调节 肺通过改变CO2的排出量调节血浆碳酸浓度,来维持血浆pH相对恒定 3. 组织细胞的调节 主要通过细胞内外H+ - K+交换进行调节 4. 肾脏的调节 基本机制:“排酸保碱”, 即泌H+保HCO3- 本节小结 作用时间及程度上又各有特点,相互配合与补充,以保持[HCO3-]/[H2CO3]的比值为20/1。 血液: 反应迅速,但不持久 肺: 效能最大,30min达高峰,调节挥发酸 组织细胞:缓冲能力较强,但3-4h才起作用,易致K+紊乱 肾: 调节最慢,3-5天才达高峰,调节固定酸 第二节、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 pH值 一、PH值 体液pH 值主要取决于[HCO3-] /[H2CO3]的比值。人体动脉血pH值为7.35~7.45,平均为7.40。H2CO3电离常数的负对数(pKa)为6.1 [HCO3-] pH = pKa + lg = 6.1+lg(24/1.2)=6.1+1.3=7.4 [H2CO3] 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PaCO2)。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pH= 二. 呼吸性酸中毒 (一)概念、原因与机制 由于CO2排出障碍或CO2吸入过多引起的以血浆[H2CO3]原发性增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二)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因 CO2急剧潴留,肾尚来不及发挥代偿作用,使[HCO3-]/[H2CO3]的比值减少,血pH降低,为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指标变化:PaCO2原发性升高,AB>SB,AB可略有上升,SB、BB、BE不变。 (四)、呼吸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与代酸相似,也易引起心肌收缩力 降低、心律失常及末梢血管扩张。 中枢神经系统:往往比代酸更明显,易引起肺性脑病。 原因: ①中枢酸中毒严重。 ②脑血管扩张。 三、代谢性碱中毒 (一)概念、原因与机制、分类 概念:细胞外液获碱或H+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增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1.H+丢失 (l)消化道失H+ (2)肾失H+ ①低氯 ②低钾 ③高醛固酮 2. HCO3-摄人过多 补碱过多:口服或输入大量HCO3- 库存血:抗凝物质柠檬酸盐在体内代谢 ?NaHCO3 ?代碱,尤其在肾排 泄能力减退时 代谢性碱中毒的类型 盐水反应性碱中毒 (二)、代谢性碱中毒时机体的代偿 1.血浆缓冲系统 HCO3-+HPr H2CO3+Pr- 2.肺的代偿 pH上升?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抑制?呼吸运动变浅变慢,肺泡通气量减少?血浆H2CO3浓度升高,起到一定的代偿作用。 (三)代碱时酸碱平衡指标的变化 根据原发疾病的程度和机体的代偿,血浆[HCO3-]/[H2CO3]的比值可正常或升高,血pH在正常范围的上限或增加,出现代偿性或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原发性:AB、SB、BB升高,AB﹥SB,BE正值加大; 继发性:PaCO2升高,血[K+]降低。 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