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⑵ 选择合理的锚杆类型与参数,在围岩中有效形成承载圈 锚杆支护设计主要根据围岩地质、工程断面和使用条件等选定锚杆类型,确定锚杆直径、长度、数量、间距和布置方式。 ● 锚杆间距的选定:除考虑岩体稳定条件外,一般应能充分发挥喷层作用和施工方便,即通过锚杆数量的变化使喷层始终具有有利厚度 ● 锚杆长度的选取:应当以能充分发挥锚杆的功能作用,并获得经济合理的锚固效果为原则 ● 锚杆的布置:应当采用重点(局部)布置与整体(系统)布置相结合 ● 锚杆的方向:应与岩体主结构面成较大角度,这样则能穿过更多的结构面,有利于提高结构面上的抗剪强度,使锚杆间的岩块相互咬合 ⑶ 合理选择喷层厚度,充分发挥喷层与围岩自身承载力 ● 合理喷层厚度(刚度):既能使围岩稳定又容许围岩有一定的塑性位移,实现卸压; 经验表明合理初始喷层厚度在5~15厘米间; ●喷层太厚和太薄都是不合理的 ① 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配置钢筋网 ● 在土砂等条件下,喷射混凝土从围岩表面可能剥落时 ●在破碎软弱流变岩体和膨胀性岩体条件下,喷层可能破坏剥落时,或需要提高喷混凝土抗剪强度时 ● 地震区或有震动影响的隧道 ② 在下列场合应考虑使用钢支撑 ● 喷射混凝土或锚杆发挥支护作用前,需要使隧道岩面稳定时 ● 用钢管(棚架)、钢板桩进行超前支护需要支点时 ●为抑制地表下沉,或由于压力大,需要提高初期支护的强度或刚性时 5、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施工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对锚喷支护的成败和效果有重大影响 特别是开挖顺序、掘进进尺、支护和闭合时机等至关重要 ⑴ 开挖台阶数 ● 围岩较好:应尽量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 ● 破碎围岩:分部开挖,减少对围岩扰动的强度 ⑵ 支护次数 6、依据现场监测数据指导施工 由于锚喷支护理论目前还不成熟,故需依靠现场监控量测来掌握围岩动态、修正设计,指导施工以及对支护效果作出正确评价。 现场量测内容: ⑴ 隧道内目测观察 ⑵ 隧道收敛量测 ⑶ 地表下沉量测 ⑷ 位移反分析,指导施工 ⑴ 隧道内目测观察 ① 隧道目测观察的目的 ● 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 为判断围岩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 ● 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可靠度 ② 隧道目测观察的主要内容 ● 了解开挖工作面的工程地质,包括地质种类及分布状态,岩石颜色、成分、结构等,节理状况,断层特征等 ●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涌水量大小,涌水位置,涌水压力,水的化学成分等 ● 绘制开挖工作面的素描剖面图 ● 开挖支护后的观察:初期支护的裂缝状况,锚杆端头情况,钢拱架是否被压曲,是否有底鼓现象 ③ 隧道目测观察中围岩破坏形态分析 ● 危险性不大的破坏:构筑仰拱后在拱肩部出现的剪切破坏一般进展缓慢,危险性不大 ● 危险性较大的破坏:在未构筑仰拱前拱顶混凝土因受弯曲压缩而产生的裂隙常常进展急剧,伴随有碎片飞散,危险性较大 ● 塌方征兆的破坏:拱顶喷层出现对称的向下滑落的剪切破坏现象,或侧墙发生向内侧滑动的剪切破坏并伴随有底鼓现象,都会引起塌方事故的破坏形态 ⑵ 隧道收敛量测 ● 净空相对位移测量(收敛测量):洞壁上两点两次测量的位移差 ● 测试频率:根据位移速度和离工作面的距离确定 位移速度 距开挖面距离 量测频率 10mm/d以上 0—1B 1—2次/日 10mm—5mm/d 1—2B 1次/日 5mm—1mm/d 2—5B 1次/2日 1mm/d以下 5B以上 1次/周 ● 拱顶下沉量测: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平仪计、挠度计等 ● 围岩内部位移量测:通常采用钻孔伸长计或位移计,它由锚固、传递、孔口装置、测试仪器等组成 ⑶ 地表下沉量测 用水平仪在地表进行。量测范围的确定和不动点选取,量测频率:距开挖面距离2D时,1-2次/天;2D-5D时,1次/天,大于5D时,1次/周 ⑷ 位移反分析,指导施工 ● 根据量测位移反分析围岩应力重分布情况 ● 反分析围岩力学参数 ● 反分析围岩原始地应力 ● 根据反分析结果指导施工 新奥法思想核心: (1)保护围岩 (2)调动和发展围岩的自承能力 保护围岩 及时封闭围岩 及时支护围岩 选择合理的断面形式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 光面爆破 阻止围岩围岩裂化 改变围岩的应力条件,限制围岩有害变形 改善结构的应力状态,使受力均匀 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 由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决定 减少集中及对围岩的扰动 调动和发展围岩的自承能力 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 与围岩密贴,形成共同的承载体 采用柔性支护 适时支护 允许围岩适度变形 ①分层喷射砼;②设置纵向变形缝;③先柔后刚;④选择合理的支护刚度 ①根据围岩性质,选择合理的预留变形缝;②依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