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寄生虫学学习指南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或消灭病原寄生虫所致人体寄生虫病,以及防制与疾病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保障人类健康。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以适应我国寄生虫病防治的需要,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学习打下有关病原学的基础。
在学习人体寄生虫学时,要联系解剖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体寄生虫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掌握具有诊断价值的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要点、主要致病作用及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了解寄生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首选治疗药物、地理分布及流行因素,从而可以制定防治和消灭寄生虫病的有关措施
(二)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表1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理 论 课 实 验 课
第一篇 寄生虫学总论 2
第二篇 医学原虫
第五章 原虫概论 0.5
第六章 叶足虫 1 0.5
第七章 鞭毛虫 0.5 0.5
第八章 孢子虫 2 1
第三篇 医学蠕虫
第十章 吸虫 4 4
第十一章 绦虫 2 1
第十二章 线虫 6 4
第四篇 医学节肢动物
第十四章 概论 1
第十五章 昆虫纲 0.5 0.5
第十六章 蛛形纲 0.5 0.5
合计: 20 12
(三)学习参考资料
赵慰先 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1994
陈佩慧 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第四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1998
王中全 主编 《实用医学寄生虫学》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天津 1994
薛长贵 主编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程》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郑州1997
二、学习指南
学习要求:
1、重点掌握寄生虫、宿主、生活史等重要概念;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原则。
2、熟悉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及生理的影响
3、了解和自学内容: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
重点难点解析:
1、人体寄生虫学定义、目的、内容。
2、寄生现象
共栖、共生、寄生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寄生虫的种类(体内、体外、兼性、专性宿生、中间宿主、转续宿主、保虫宿主);宿主的种类(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及生理的影响;寄生虫的生活史。
3、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和抗原性物质的作用。
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变态反应,各种寄生虫病的免疫类型,免疫病理,免疫逃避。
4、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人源性,动物源性。
传播途径:感染期,感染方式。
易感者:人群免疫状态。
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社会因素。我国防治寄生虫病的重大成就。
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控制与消灭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5、寄生虫病检验目的与方法
检验目的:了解寄生虫感染的存在、感染程度,从而确立诊断,并为制定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检验方法:包括病原学检查、免疫学诊断两大部分。
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的关系称
A.互利共生 B.共栖 C.寄生 D.片利共生
2.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双方均受益的关系称
A.寄生 B.互利共生 C.共栖 D.共生
3.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的关系称
A.共栖 B.共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