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分解.pptVIP

【优质课】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我国最早使用牛耕技术是在: A、春秋战国 B、夏商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A 2、下列符合汉代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是 : ①牛耕逐渐普及 ②铁制农具大量使用 ③关中地区水利系统形成 ④江南地区农耕技术相对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课堂测试 3、在封建社会中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 A、强制农民为地主进行无偿劳动 B、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并收取地租 C、农民无偿为地主耕种土地和服徭役 D、地主完全占有农民的劳动成果 B 4、土地兼并给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A、激化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封建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C、农耕生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D、导致农民暴动频繁发生 C 5、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 : A、是一种拦河蓄水工程 B、是一种引用地下水灌溉农田的工程 C、只要用于水患较多的地区 D、主要由明渠组成 B 6、东汉时治理黄河取得重大效果的是: A、李冰 B、郑国 C、王安石 D、王景 D * * * *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塑像 神农尝百草 你知道神农的传说吗? 传说中的“圣王” 有显赫的地位 “神农”为什么有特殊的地位? 创制工具,教导民众耕作 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 通过自尝百草开创了中国古代的医药学。 2、古代中国农业地位: 1)农业是经济的主导地位; 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民间俗语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原始社会: 2、商周时期: 3、春秋战国: 4、汉代时期: 刀耕火种──耜耕; 青铜农具少量使用,金石并用。 铁器农具使用、牛耕的采用。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距今七八千年,我们的先民发明了最早的松土农具——耒耜。 削尖的木棒,称为木耒,起初是单尖,后来做成双尖。单尖木耒又发展为刃部扁平的木耜,形状类似后来的铁钞,挖土效率提高。 鉴于木耜的刃部容易磨损,人们改用兽骨或石片绑在木柄上,制成骨耜或石耜。 青铜铲 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 夏朝青铜器目前发现尚少,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 青铜器基本是是供国王和贵族使用,用于农业的只是极少量。 铁制农具 我国铁器的使用,可以一直上溯到西周晚期。 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 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牛耕 牛耕的运用:  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相关知识点: 耦犁(二牛抬杠) 一牛挽犁 曲柄锄(便于中耕) 大镰(便于收获) 铁铧犁(人力牵引) 牛耕 铁农具  戽斗,这是一种原始社会晚期就出现了的灌溉工具,是用竹片编成的状如半封闭的撮箕,两侧各系一对绳子,两人站在水沟边,手握绳索,手臂张弛,将戽斗放进水沟装满水又拉上来倒掉。  翻车:这也是一种古代的灌溉工具,把低处的水引到高处。 筒车 农业动力 人力 —— 畜力 —— 自然力 1)生产工具: 石器——青铜器——铁农具。 2)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3)农业动力: 人力——畜力——自然力。 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演进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1)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是什么?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土地所有制。 【问题探究】概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过程?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2)奴隶社会:井田制。 (土地归国家所有,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3 )北魏到唐前期:均田制,将无主田地按人口分配。 4)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地主私人所有) 2)“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了怎样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它带来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①现象: ②原因: ③影响: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土地高度集中) 封建经济的发展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