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免疫调节第一课时分析.pptx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免疫调节第一课时分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免疫调节1.回忆初中所学,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2.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图2-15,用框图或者文字阐明体液免疫的过程。3.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探究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离不开免疫系统的作用。请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2.淋巴细胞的起源由上图可以看出:B细胞和T细胞共同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胸腺,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骨髓,淋巴细胞集中分布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骨头bone胸腺嘧啶T探究点二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非特异性免疫胃液中含有盐酸,能杀死食物中的多种病原体,这属于第二道防线吗?不属于。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消化道和外界相通,胃液不是体液。这应属于胃黏膜的分泌物,是第一道防线。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第一道防线: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探究点三 特异性免疫一、抗原和抗体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1)抗原举例:病原体、寄生虫、花粉、异型红细胞、异体组织、异种动物的血清等异物。(2)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蛋白质抗体的性质:特异性抗原一般具有:特异性、大分子性和异物性二、体液免疫针对于体液中的抗原1.作用对象:2.作用方式:依赖于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作战3.作用过程:二、体液免疫针对于体液中的抗原1.作用对象:2.作用方式:依赖于抗体作战3.作用过程:阶段Ⅰ: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图中③)。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图中④)。阶段Ⅱ: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阶段Ⅲ:浆细胞分泌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者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归纳提炼](3)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中识别所有抗原的是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的作用),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无识别作用的是浆细胞。(1)抗体一般不能直接杀死抗原,而是使抗原形成沉淀或者细胞集团,降低其繁殖能力和侵染能力,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4)二次免疫①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②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化增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③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三、细胞免疫针对于细胞中的抗原1.作用对象:2.作用方式:依赖于效应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3.作用过程:(1)阶段Ⅰ:抗原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再呈递给T细胞。(2)阶段Ⅱ: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形成效应T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3)阶段Ⅲ: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内部的抗原。三、细胞免疫针对于细胞中的抗原1.作用对象:2.作用方式:依赖于效应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3.作用过程:[归纳提炼](1)两例引起细胞免疫的胞内寄生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2)根据已有知识推测,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可能与溶酶体释放溶酶体酶有关。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