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神经组织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成: 神经细胞(神经元) + 神经胶质细胞 接受刺激、整合信息、 支持、营养、保护、 传导冲动。 绝缘等作用。 一、神经元(neuron) ——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形态结构: 大小不一、形态多 样,均有突起。 树突 轴突 1、胞体: 膜、核、质 膜:单位膜,膜蛋白 受体:接受刺激和神经兴奋 离子通道: 电位门控通道 化学门控通道 膜内外离子交换 膜电位变化 神经兴奋传导 核:大而圆,常染色质多,核仁明显。(空泡状) 质:(核周质) ①尼氏体(Nissl body) LM :嗜碱性斑块、颗粒 EM:RER+游离核糖体 ②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 LM:银染,棕色细丝 EM:神经丝+微管 束 2、突起 树突(dendrite) 轴突(axon) 1~多个/个神经元 仅1个/个神经元 树枝状,短,分支多 细长,分支少 长块状尼氏体,树突棘 无尼氏体,轴丘 功能:接受兴奋,传入胞体 将兴奋传出胞体 轴突运输:胞体合成蛋白 突起末梢 突起末梢 摄取物质 胞体 (二)神经元的分类: 多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 二、突触(synapse) 1、定义:神经元与神经元或非神经元间的特化细胞连接,传递神经兴奋。 2、分类: 1)部位: 轴-树突触 , 轴-体突触 ,轴-棘突触 轴-轴突触 , 树-树突触 2)传递方式: 化学突触:通过化学递质传递兴奋。 (chemical synapse) 电突触(缝隙连接):离子流动传递 (electrical synapse) 兴奋。 3、 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 ) LM : 银染呈棕黑色环扣状, 称 突触小体 EM:①突触前成分: 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 突触前膜:厚 ②突触间隙:15~30nm ③突触后成分: 突触后膜:有受体 ——胶质细胞分散在神经元间,数量是神经元的10~50倍。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1、星形胶质细胞 (astrocyte):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突起细长,分支少,含大量胶质丝,分布在白质。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粗短,分支多,含少量胶质丝,分布在灰质。有的突起末端膨大形成脚板 ,形成胶质界膜,参与构成 血脑屏障。 2.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 突起少,参与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 3.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胞体小,突起细长,有小棘。吞噬作用。 4.室管膜细胞(ependymal cell): 分布在脑室和脊髓中央管的腔面。 ★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 组成:内皮+基膜+脚板(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作用:选择性通透物质,保护脑组织。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1、施万细胞(Schwann cell) 又称神经膜细胞,参与构成周围神经系 统的神经纤维。 2、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 又称被囊细胞,围在神经节内神经细胞 的周围。 四、神经纤维(Nerve Fiber) 定义:神经元的长突起与包在外的胶质细胞组成,传导神经兴奋。 分类: 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 nerve fiber): 胶质细胞包卷神经细胞的突起,形成髓鞘。 无髓神经纤维(unmyelinated nerve fiber) : 不形成髓鞘。 (一)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 神经细胞的长突起 + 多个施万细胞 1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