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调查方法说明0822打印稿分解.pptx

6.1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调查方法说明0822打印稿分解.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调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曾巍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培训工作背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一些省份按照以土地利用现状认定地类的原则,将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范围内和沙化荒漠化的“不稳定耕地”纳入了耕地范围调查统计。二次调查新增耕地面积中还包含了部分农民自行开发,且长期未纳入地方统计的耕地数据。为保障这两部分耕地的后续有效利用与科学管理,急需要界定其每一地块的准确位置,并加以标注说明。总体目标结合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补充开展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调查,落实到地块,上图入库。工作任务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以二次调查标准时点数据库为基础,以二次调查中各省报送的“不稳定耕地”面积作为参考,经实地核定位置、范围、质量等级、利用状况等,形成“不稳定耕地”调查结果,实现“不稳定耕地”的上图入库。对“不稳定耕地”后续利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以二次调查标准时点数据库为基础,对比二次调查与199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确定耕地增加的省份。对二次调查增加的耕地,经实地核定位置、范围、质量等级等,形成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的新增加耕地面积调查结果,实现对这部分新增耕地的上图入库。并对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利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技术路线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二次调查中上报“不稳定耕地”的有关省份,以二次调查上报的“不稳定耕地”面积作为参考,以二次调查标准时点数据库为基础,经实地核定类型、位置、范围、质量等级、利用状况等,形成调查结果。对与二次调查上报“不稳定耕地”面积不一致的,必须单独标注,并征求省级二次调查办公室意见后,由省厅以专报报部审核。国家对地方成果进行核实确认,形成国家、省、市、县各级“不稳定耕地”调查成果。技术路线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二次调查与一次调查耕地面积对比增加的省份,以199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准,以二次调查标准时点数据库中的耕地图斑为控制范围,依据国家下发的参考面积,将属于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的且符合一定条件(未在1999年以来历年变更调查中反映且标注的耕地,未纳入1999年以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的耕地,不属于调查精度提升、耕地系数调整、国家停征农业税等释放出来的耕地,以下略)的新增耕地,形成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的新增耕地面积;经实地核定位置、范围、质量等级等,形成调查结果。国家对地方成果进行核实确认,形成国家、省、市、县各级新增耕地调查成果。调查评价对象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二次调查成果中,处于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范围内和受沙化、荒漠化等因素影响的耕地。二次调查新增耕地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完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70号)要求,属于1999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修订施行后,由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且符合一定条件的新增耕地。程序与方法(1)调查省份及参考面积(2)资料收集和整理(3)调查核实(4)上图标注(1)调查省份及参考面积(1)调查省份及参考面积二次调查中,上报“不稳定耕地”的河北、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重庆、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8个省(区、市),以上报面积作为参考开展调查。(1)调查省份及参考面积序号行政单位面积(万亩)1河北242.92内蒙2000.93辽宁554.24吉林1362.45黑龙江2438.36浙江32.67江西203.78山东62.99河南144.710湖北437.211湖南168.012海南2.113重庆187.514云南62.115甘肃36.216青海20.617宁夏94.918新疆422.9对与二次调查上报“不稳定耕地”面积不一致的,必须单独标注,并征求省级二次调查办公室意见后,由省厅以专报报部审核。建议:相关省(区、市)以国家下发的不稳定耕地参考面积为基准细化分解到各县。(2)资料收集和整理资料内容:二次调查标准时点数据库有关法律法规基本农田保护相关资料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料全国农用地质量等级更新调查评价与监测成果资料2009年以来变更调查资料土地整治规划、生态保护区规划成果和资料(3)调查核实确定“不稳定耕地”图斑范围在二次调查数据库中提取耕地图斑,扣除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内的图斑。确定“不稳定耕地”类型和利用状况结合遥感影像、土地整治规划、生态保护区规划成果和资料、2009年以来变更调查资料等,调查“不稳定耕地”数量,区分二次调查上报的“不稳定耕地”和新增加的“不稳定耕地”。确定“不稳定耕地”的质量等级依据“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调查评价”成果资料,确定“不稳定耕地”的质量等级。上图入库以二次调查标准时点数据库为基础,将“不稳定耕地”调查核实成果上图入库。(4)上图标注建立“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